代表委员热议破“SCI至上”:科技评价从“数论文”转为看实绩

“是时候调整了!”谈及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破除论文“SCI至上”的文件“组合拳”,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几乎脱口而出。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破除论文“SCI至上”、优化学术生态的呼声十分强烈。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今年初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瞄准破除论文“SCI至上”、破除“唯论文”评价导向等社会热点,引发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评价导向改革?破除论文“SCI至上”与新规如何有效衔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将措施进一步制度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我个人认为,文件的出台也是为了真正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落到实处,尽可能把优秀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中英文期刊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这样解读。    
   SCI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但在目前科技评价活动中,SCI论文被“异化”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来评价作者,有些甚至简单化、一刀切地将论文数量与考核、绩效、排名、资源分配直接挂钩。    
   “这种做法肯定不合适。”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你是一家很厉害公司的员工,不代表你最牛;人家来自小公司,水平不一定比你低,是同一个意思。”    
   魏均民的电脑里保存着不同部门不同时期下发的相关文件。文件内容他已研读多遍,与自身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被标红、加粗。    
   他告诉记者,早在2015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提出为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应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改变各类学术评价中片面规定期刊等级和论文数量等简单化、绝对化的做法。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要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把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重要学术组织或期刊任职、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最近下发的文件,是对之前文件的进一步深化、落实。”魏均民以文件提出的论文代表作制度举例说,“这并不是首次提出该制度,而是将之前的文件落实中已取得积极成效的措施,进一步制度化。”  
   不能唯SCI,也不是不要SCI  
   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但论文数量多不等于成果质量高、创新能力强。    
   采访中,多名采访对象都在强调,要正确理解文件出台的内涵: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而是要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SCI指标。    
   文件提到,对于基础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达形式,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对于服务国防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般不把论文作为评价指标。    
   “这是把科技评价的重点从数数量转到评质量上来。”李子颖理解,这是将科研人员的注意力从发论文、看数量转到出实绩、看质量上来。     
   文件同时提到,要打造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等。在蔡卫平看来,这点很重要。“我国大部分基层医务人员或者基层工作人员,不一定会去看英文文章。为了完成某些指标将文章发在国外期刊,其实价值会大打折扣。”    
   魏均民也认为,此举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也很有益。他举例说,疫情期间,由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联合共建,依托中华医学期刊网搭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在短短3个多月内就发表了900多篇新冠肺炎论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医学会、爱思唯尔等高度关注,并将平台论文和链接加入他们的资源库,不仅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国经验,也大大提升了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要破更要立   
   不少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既要针对科技活动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敢于“破”、破得坚决,更要善于“立”、立好新规。  
   李子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单位,早些年已探索分类评价:把做基础的和做应用的成果分类考核,从事工程应用研究的,只要解决了实际问题、业绩好,没有论文,同样可以评高级技术职称。     
   在备受关注的医学领域,改变也在发生。    
   魏均民介绍,经过两年筹备,中国科协委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承建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平台已经投入运行。“平台建起来不久,认知度还没那么高,但影响力在逐渐扩大,目前已经积累了一万多个病例。”魏均民评价,目前看来,平台对评价基层医生还是很有助益。比如一个县级医院的医生,在治疗一个不常见病例时成效明显,只要把病例完整过程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同行专家评议,这些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病例报告,就能作为基层医生评价的指标。  
   但还有一些难啃的“骨头”。    
魏均民举例说,平台没有权利要求作者所在单位将平台列入评价指标,平台只是为多元化评价提供基础的参考指标。     
   蔡卫平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医院在评分系统里增加了临床内容,但权重还很低。“目前社会对医院的考量指标还侧重SCI等,为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名誉度,医院管理者被迫在考评体系中,更多考虑能提升医院知名度的指标。”在他看来,亟须建立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个性化、创新性的分类评价体系,满足不同期刊、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科研和技术人员的特点,实行期刊论文与其他多种科研成果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但目前这样的评价体系还在探索建立。    
   李子颖则特别强调,应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  
 


评论
   弃“SCI至上”,促科研评价体系完善  
   张盖伦  


   正如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所说,“SCI至上”的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是时候调整了。    
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已表明了国家相关部门对改革评价体系的决心。摒弃“SCI至上”,也直指“五唯”顽疾的要害:帽子、职称、学历、奖项这些指标,归根结底,看的还是论文。    
让SCI回归文献索引系统,让学术成果回归多元多样,让科研回归初心。此时放弃的,是“SCI至上”;要建设的,是更加符合科研规律的评价体系。    
   弃“SCI至上”,弃的是管理上的懒惰。将SCI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本身就有很大局限性。只是,因为路径依赖,行政管理者需要一套定量的评价体系。于是,SCI一边被批评,一边又被视为指挥棒。放弃“SCI至上”,就需要更为精细的分类考核和分类评价。管理者要费更多心,下更多功夫,根据学科特点量身打造合适的“尺子”。    
   弃“SCI至上”,弃的是学术上的浮躁。为追求SCI,学者难免要做些短平快的研究。哪里热门去哪里,哪里能发论文去哪里。其实,科研的目的不尽相同,科研成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研究,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有的研究,是要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有的研究,耗时漫长;有的研究,成果不能以论文体现……所有科研活动的产出,都应根据其自身质量得到评估,而不是单纯看论文发在了哪本期刊、其影响因子有多高。    
   弃“SCI至上”,弃的是排名上的功利。各种以SCI为核心指标编制的排行榜搞得热热闹闹,也让学校和科研机构慌慌张张。科研人员和管理者都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定力,但围绕SCI展开的各种排名,以及排名背后关联着的资源分配,也搅得人失去这份淡然。评比催着人去琢磨一时排名的起落,却难以静下心来研究长期质量的提升。治学要沉得住气,追求指标好看,是一种本末倒置。    
   当然,不唯SCI,并不是不要SCI。论文依然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依然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破”而后“立”,在摒弃“SCI至上”后,我们呼唤新的、多元化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尽快落地。要允许百花齐放,要拿出多把尺子,更要营造风清气正的同行评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