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杨少影 王彬 符林瑜 张纯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文昌 571321;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海口 570203,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5,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
  • 简介:摘要1例7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在既往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列汀(西列汀)。用药16 d后,患者四肢出现红斑和水疱,伴瘙痒。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5×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4.56×109/L。皮损处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疱顶为完整表皮,疱底为真皮乳头,疱内可见浆液及嗜酸性细胞,疱下真皮浅层有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考虑可能与西列汀有关。停用西列汀,1周后红斑和水疱逐渐消退,无新发红斑和水疱。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类天疱疮,大疱性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列汀对7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5只C57BL/6小鼠按照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照射组、西列汀+照射组,每组5只。照射组和西列汀+照射组小鼠接受7 Gy 137Cs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者于照射后2 h开始灌胃西列汀,给药剂量为10 mg/kg,连续给药7 d;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第30天取外周血进行血象测定,颈椎脱位处死小鼠后取骨髓细胞测定有核细胞数、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祖细胞(HPC)数量及其活性氧水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均明显减少、下降(t=3.476~12.200,均P<0.05);HSC和HPC的数量及百分比均明显减少、降低(t=3.174~5.287,均P<0.05);HSC中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1980.6±309.3对3994.5±1119.0,t=3.904,P<0.05),骨髓细胞CFU-GM显著减少(66.2±5.3对30.8±3.9,t=13.240,P<0.05)。与照射组相比,西列汀+照射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8.0±1.0)×106个对(11.0±0.4)×106个,t=4.593 ,P<0.05]、白细胞数量[(3.0±0.2)×109个/L对(3.9±0.3)×109个/L,t=7.020 ,P<0.05]均增多;HPC数量[(33 724.4±10 594.9)个对(101 637.6±17 240.5)个,t=5.951,P<0.05]及百分比[(5.6±1.0)%对(11.5±3.0)%,t=4.163,P<0.05]均上升,HSC中活性氧水平降低(3994.5±1119.0对2415.7±122.9,t=2.375,P<0.05),骨髓细胞CFU-GM增加(30.8±3.9对38.2±4.4,t=2.964,P<0.05)。结论西列汀对7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辐射损伤 西格列汀 造血系统 外周血 骨髓细胞 活性氧
  • 简介:目的:分析西列汀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双盲法划入试验组与普通组(n=36)。普通组应用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西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控制效果、胰岛素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对比无显著区别,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BG、2hPBG及HbHlc水平均相对较低,优于普通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病患的HOMA-β、HOMA-IR及FINS指标改善效果均相对更优,与普通组对应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率是97.22%,普通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率是80.56%,试验组的病情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西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指标,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西格列汀;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于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水平、HOMA-IR、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未增加,对照组体质指数(B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降血糖疗效显著,可改善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不增加体重,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西格列汀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血糖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血清细胞因子的特点和在西列汀干预下的变化情况。方法(1)细胞因子基线研究:收集2010至2011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0例LADA患者作为LADA组,3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空腹血清标本。(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LADA组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列汀+胰岛素(100 mg/d)(15例)及胰岛素组(15例),分别于0、6、12个月进行随访,采集各随访时点的一般资料、空腹和餐后2 h血浆和血清标本。(3)采用多因子检测技术测定LADA组和健康对照组各随访时点的血糖、C肽、脂联素、白介素-1受体拮抗体(IL-1RA)、瘦素、白介素-6(IL-6)和炎性蛋白-10(IP-10)等指标。各组内时间点及两组间各个时间点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ADA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浓度为1.11(0.99,1.28)ng/ml,IL-1RA的浓度为865.63(682.04,1 044.55)pg/ml,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DA患者的血清瘦素为4 832.72(1 751.39,9 084.29)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血清IL-6、IP-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DA的Leptin浓度与BMI呈正相关(r=0.535,P=0.002),与GADA滴度成负相关(r=-0.551,P=0.002)。在随访12个月时,西列汀+胰岛素组以及胰岛素组LADA患者的IL-1RA浓度分别为602.13(527.82,768.57)、618.68(502.40,966.84)pg/ml,均较基线值的818.34(658.04,1028.12)、851.56(720.05,1 239.26)pg/m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和0.027);而余细胞因子在两组随访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LADA存在脂肪细胞因子和抗炎因子谱的异常,但暂未发现西列汀治疗可改善LADA的炎症状态。

  • 标签: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西格列汀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分别给予西列汀和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后骨骼肌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60岁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给予西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另一组给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基线及治疗至36周骨骼肌指标、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炎性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西列汀组骨骼肌指数(SMI)增加(5.94 ± 1.52比5.99 ± 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肌力、SMI下降(18.75 ± 4.64比17.72 ± 4.44、6.09 ± 1.74比6.00 ± 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列汀组治疗后GLP-1升高[0 min:(10.65 ± 1.68) pmol/L比(12.41 ± 1.88) pmol/L;60 min:(22.79 ± 2.85) pmol/L比(25.51 ± 2.79) pmol/L;120 min:(24.26 ± 2.94) pmol/L比(29.49 ± 2.91) pmol/L;180 min:(11.68 ± 1.84) pmol/L比(12.88 ± 1.83)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IR、C反应蛋白(CRP)下降[4.73 ± 3.04比3.16 ± 2.41、(2.39 ± 0.50) mg/L比(2.33 ± 0.43)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后HOMA-IR下降(5.80 ± 3.94比4.00 ± 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西列汀组肌力减少值小于阿卡波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列汀组GLP-1、总体GLP-1曲线下面积高于阿卡波糖组(67.64 ± 6.81比58.98 ± 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列汀组HOMA-IR、CRP低于阿卡波糖组[3.16 ± 2.42比4.00 ± 1.63、(2.33 ± 0.43) mg/L比(2.41 ± 0.7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给予西列汀治疗,可改善肌肉质量,保护肌肉力量。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肌肉衰减症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分别给予西列汀和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后骨骼肌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60岁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给予西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另一组给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基线及治疗至36周骨骼肌指标、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炎性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西列汀组骨骼肌指数(SMI)增加(5.94 ± 1.52比5.99 ± 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肌力、SMI下降(18.75 ± 4.64比17.72 ± 4.44、6.09 ± 1.74比6.00 ± 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列汀组治疗后GLP-1升高[0 min:(10.65 ± 1.68) pmol/L比(12.41 ± 1.88) pmol/L;60 min:(22.79 ± 2.85) pmol/L比(25.51 ± 2.79) pmol/L;120 min:(24.26 ± 2.94) pmol/L比(29.49 ± 2.91) pmol/L;180 min:(11.68 ± 1.84) pmol/L比(12.88 ± 1.83)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IR、C反应蛋白(CRP)下降[4.73 ± 3.04比3.16 ± 2.41、(2.39 ± 0.50) mg/L比(2.33 ± 0.43)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后HOMA-IR下降(5.80 ± 3.94比4.00 ± 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西列汀组肌力减少值小于阿卡波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列汀组GLP-1、总体GLP-1曲线下面积高于阿卡波糖组(67.64 ± 6.81比58.98 ± 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列汀组HOMA-IR、CRP低于阿卡波糖组[3.16 ± 2.42比4.00 ± 1.63、(2.33 ± 0.43) mg/L比(2.41 ± 0.7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给予西列汀治疗,可改善肌肉质量,保护肌肉力量。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肌肉衰减症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磷酸西列汀+阿卡波糖,研究组患者口服磷酸西列汀+列美脲,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2 h PG)、平均血糖波动(MAGE)]、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硝基酪氨酸(3-NT)、C- 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HbA1c、2 h PG、MAGE、3-NT、CRP、HOMA-IR、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HbA1c、2 h PG、MAGE、3-NT、CRP、HOMA-I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HOMA-β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FBG、HbA1c、2 h PG、MA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研究组为10.42%(5/48),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T2DM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波动幅度。

  • 标签: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格列美脲 效果 血糖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扎雷钠和长春西汀联合高压氧(HBO)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7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1∶1抽签法分为A、B、C、D组,每组43例;A组采用奥扎雷钠治疗,B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C组采用长春西汀和奥扎雷钠治疗,D组采用长春西汀和奥扎雷钠联合HBO治疗。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4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因子如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损伤反应因子如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神经血管生长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D组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C组(83.7%), C组总有效率(83.7%)明显高于B组(74.4%)和A组(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C组,MoCA评分高于C组;C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B组,MoCA评分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C组,SOD水平高于C组;C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A、B组,SOD水平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血清sICAM-1和M-CSF水平明显低于C组,C组患者血清sICAM-1和M-CSF水平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血清BDNF、VEGF水平明显高于C组,C组患者血清BDNF、VEGF水平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雷和长春西汀联合HBO能明显提高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脑损伤反应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及促神经血管生长因子的水平而实现的。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高压氧 奥扎格雷钠 长春西汀 疗效
  • 简介:摘要根据国内外试验进展,叙述了塔斯依对人体系统的相关毒性、安全性和功效等。塔斯依在一定的剂量下,对机体作用具有安全性高、毒性小、疗效显著等特点,以期为临床运用,保健品、营养品开发提供依据。

  • 标签: 塔斯玛依 毒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1例73岁男性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患者,因手足麻木发凉伴下肢疼痛加重在以往替瑞洛、硝苯地平控释片、坎地沙坦酯、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分散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雷酯。12 d后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出血,16 d后血小板计数(PLT) 7×109/L。加用沙雷酯前患者PLT 229×109/L。患者既往曾单独服用沙雷酯或替瑞洛,均未发生出血现象,也无血细胞及血小板异常史。考虑血小板减少为沙雷酯及替瑞洛联用所致,停用2药,给予血小板血浆300 ml,第2天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19 d后患者血小板恢复至187×109/L。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格瑞洛 沙格雷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磷酸西列汀对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T2DN)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5例T2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47例给予胰岛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磷酸西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相关因子水平、肾功能、骨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内皮素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25-羟维生素D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甲状旁腺素、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8.33%(4/48),高于常规组的4.26%(2/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列汀可降低T2DN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调节肾功能和血管内皮相关因子水平,改善骨代谢,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功能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列汀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来自全国9家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患者病程<3年,未曾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FPG)<10.0 mmol/L。纳入患者接受12周的西列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情况。以标准餐试验检测早相胰岛素分泌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变化以评估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功能改变。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相关性。结果患者经西列汀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63±0.58)%,较基线值(7.70±1.22)%下降了(1.0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P<0.01);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分别为(6.33±0.92)、(8.44±1.62)mmol/L,比基线的(7.71±1.70)、(13.27±2.74)mmol/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1、-11.41,均P<0.01)。经过12周治疗,钳夹技术测定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升高,由治疗前的4.39(3.34,5.82)mg·kg-1·min-1升至5.71(4.34,6.48)mg·kg-1·min-1;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由2.42(1.09,4.42)mU/mmol升至5.17(3.44,8.56)mU/mmol;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也较治疗前升高,上述3个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前后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12周后血糖结局与基线HbA1c水平呈正相关(β=0.192,P=0.001),与基线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负相关(β=-0.070,P=0.03)。结论西列汀治疗12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HbA1c降低,不仅显著改善了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改善了其胰岛素敏感性。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岛素敏感性 葡萄糖钳夹技术 胰岛素分泌 西格列汀
  • 简介:本文利用新疆塔克拉干沙漠1961~2007平均气温、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地表干燥度气象要素,对塔克拉干沙漠气候变化特征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塔克拉干沙漠气候变化对南疆生态环境的影响。

  • 标签: 塔克拉玛干沙漠 南疆 生态环境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例链孢霉致播散型皮肤链孢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真菌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9—2021年西京皮肤医院诊断的3例链孢霉致播散型皮肤链孢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真菌培养和菌株鉴定结果及治疗。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5、41和46岁,男1例、女2例。2例患有肾病综合征,1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均有不同时间糖皮质激素及他克莫司治疗史,均为慢性病程。皮损HE染色可见双轮廓厚壁孢子及木节状厚壁有隔菌丝,均未见黑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显示,2例致病真菌为互隔链孢霉,1例为侵染链孢霉。不同温度培养显示,链孢霉在35 ℃以上生长能力明显下降。3例患者均将他克莫司减量至标准剂量的1/3以下或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并同时给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播散型皮肤链孢病具有双侧分布的血行播散及单侧肢体的淋巴管分布特点,皮损以覆盖痂皮的疣状斑块、结节和/或窦道为特点。

  • 标签: 链格孢病 皮肤表现 播散型皮肤链格孢病 链格孢霉 厚壁孢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磷酸西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变化和达标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6.32 ± 0.83) mmol/L比(7.21 ± 1.03) mmol/L、(8.61 ± 1.26) mmol/L比(9.63 ± 1.12) mmol/L],且观察组FBG、2 h-PBG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3.11 ± 0.86)周比(4.53 ± 1.31)周、(3.26 ± 0.36)周比(9.63 ± 1.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22.86 ± 4.07) ng/L比(35.13 ± 5.92) ng/L、(5.93 ± 0.84) ng/L比(9.67 ± 1.11) ng/L、 (2.12 ± 0.25) ng/L比(3.57 ± 0.4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迅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

  • 标签: 糖尿病,2型 血糖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微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列汀联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患者糖脂代谢、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烟台山医院门诊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30例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就诊序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预分组。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西列汀联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治疗,各65例,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Ab1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餐后2 h血糖(2hPG)、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骨密度、骨代谢[骨钙素(OC)、25-羟基维生素[25(OH)D]、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2组用药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BG(7.48±1.02)mmol/L、TG(2.01±0.31)mmol/L、PINP(43.72±4.86)ng/ml、HAb1c(7.43±0.65)%、S-CTX(0.27±0.09)ng/ml、2hPG(9.08±1.34)mmol/L、LDL-C(2.58±0.27)mmol/L,低于对照组(7.86±0.97)mmol/L、(2.29±0.34)mmol/L、(46.55±4.19)ng/ml、(7.81±0.62)%、(0.32±0.10)ng/ml、(10.52±1.41)mmol/L、(2.89±0.31)mmol/L(t=2.177、5.968、3.556、3.481、2.996、5.968、6.080,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股骨粗隆、腰椎正位、股骨颈和前臂4个部位骨密度(0.76±0.09)、(0.75±0.10)、(0.76±0.11)和(0.75±0.09)g/cm3及OC(20.87±2.33)μg/L、b-ALP(19.70±2.35)U/L高于对照组(0.70±0.10)、(0.68±0.09)、(0.69±0.10)和(0.70±0.10)g/cm3及(18.45±3.66)μg/L、(18.09±2.14)U/L(t=3.596、4.195、3.796、2.996、4.497、4.084,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84.61%(χ2=5.876,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磷酸西列汀联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治疗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调节糖脂代谢,且对提高患者骨密度、调节骨代谢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血糖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代谢 骨密度 西格列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磷酸西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变化和达标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6.32 ± 0.83) mmol/L比(7.21 ± 1.03) mmol/L、(8.61 ± 1.26) mmol/L比(9.63 ± 1.12) mmol/L],且观察组FBG、2 h-PBG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3.11 ± 0.86)周比(4.53 ± 1.31)周、(3.26 ± 0.36)周比(9.63 ± 1.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22.86 ± 4.07) ng/L比(35.13 ± 5.92) ng/L、(5.93 ± 0.84) ng/L比(9.67 ± 1.11) ng/L、 (2.12 ± 0.25) ng/L比(3.57 ± 0.4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迅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

  • 标签: 糖尿病,2型 血糖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微炎症
  • 简介:摘要大多数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根据国内外哮喘防治指南推荐的标准疗法可以达到临床控制,但仍有5%~10%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仍不能控制病情。奥珠单抗是哮喘的第一个靶向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频率、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改善哮喘症状,该药于2018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因价格较为昂贵且国内相关临床经验尚少,部分患者及临床医师对其疗效与安全性仍处于观望状态。因此本文对奥珠单抗在哮喘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哮喘 奥玛珠单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