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断指再植术采用浅全麻复合臂丛阻滞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因为上所致手指断离并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受试者接受异丙酚维持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受试者在使用氯胺酮镇痛的基础之上,复合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麻醉药物使用量更低、术后镇痛时间更长,术后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于小儿断指再植术患者,使用臂丛阻滞复合现全身麻醉能够取得满意效果,这种方法可以全面阻断伤害源向神经中枢传导,毒性作用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安全性强,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浅全身麻醉 臂丛阻滞 断指再植 小儿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断指再植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断指再植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断指再植存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植存活率更高,血管危象发生率更低。结论:舒适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更有效地康复,并对断指的再生周长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舒适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20年11月份到2021年11月份收治的8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重点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成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 围术期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断指再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50例 于2016年 1月 _2020年 1月 在本院接受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应用数字随机排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25例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断指存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可知,研究组患者断指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并发症发生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断指再植患者护理中,不仅能进一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提高断指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断指再植术 断指存活率 并发症发生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内,外分步联合固定术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今哈尔滨高新医院入院治疗的43例肢体再植严重患者的内,外联合逐步固定治疗方法。结果成功移植43例(其中下肢29例,上肢14例),术后12天再植存活42例,多发伤肢体坏死及截肢1例。1例术后5天出现血管危象,经皮瓣修复手术探查后存活。植骨后7至15天用皮瓣修复6例骨和腱暴露。继发皮肤移植创面23例。38例1.0至13. 5cm之间的短肢再植,平均5.3cm;对于18例下肢和1例上肢,再植缩短超过2.5cm的患者,通过Ilizarov技术延长了肢体,并延长了时间。1. 7〜5.3个月,平均3.1个月,当患肢的长度与对侧肢体的长度相同时,停止加长。X射线复查显示,第二阶段后1.5至3.0个月,截骨端骨化。延长器停止后,延长器部件被锁定,延长后的平均搁置时间为3到8个月,并且逐渐恢复了骨愈合。外部固定框架,直到将其完全卸下。在19例中,有17例伸长的骨call生长良好,2例的骨call生长稍差,其中1例是由半针在伸长的骨段刺激。骨骼矿化在3个月时良好,骨折的末端已愈合。残端植骨后治愈1例。移除外部固定器1至6个月后,所有病例均用支架保护。随访时间为1到9年,平均3.8年。外观及运动功能良好42例。根据陈仲伟截肢再植的评估标准:优11例;无症状。良好19例;公平的12例;差1例。结论内外结合逐步结合固定法修复断肢再植可以充分发挥组合外固定器的优点,便于手术,加快手术速度,缩短了切断肢体的缺血时间。,并保证了再植的成活率。有利于以后的功能康复,结合伊里扎洛夫第二阶段微创肢体加长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严重肢体损伤的再植效果。

  • 标签: 断肢再植 内部和外部固定 逐步固定外固定 肢体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断指再植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具备的可行性以及应用效果。方法把改进之前2018年6月-2019年12月96例断指再植患者及改进之后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96例断肢再植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实验组使用系列护理器具对其给予整体护理,对比2组断指再植手术之后患者个人的舒适度和动脉危象出现率以及静脉危象出现率以及断指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个人的舒适度和动脉危象出现率,静脉危象出现率以及断指存活率等多项指标都高出对照组,存在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列护理器具给予细节位置完成了对优质护理专科专病在护理内涵上的质量给予深化,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护理器具 优质护理 动脉危象 静脉危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跖骨截骨矫形术用于治疗跖痛症合并跖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以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的30例跖痛症合并跖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ACFAS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ACFAS评分增高,最大压力、最大压强、冲量都明显降低,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别显著(P<0.05)。结论 跖痛症合并跖关节脱位患者以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提高ACFAS评分,并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分布。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跖骨截骨矫形术 跖痛症 跖趾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成活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院74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断指成活率方面,观察组(97.29%)比对照组(83.78%)高(P

  • 标签: 断指再植 针对性护理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2例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16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参照组,16例患者例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成活率,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 系统性护理干预 血管危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中成药肿痛宁胶囊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多项指标的影响及再植成活率的疗效评价。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120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均由我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口服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中成药肿痛宁胶囊口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每12h再植手指的肿胀、色泽、皮温、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危象各项指标观察及评分,治疗组血管危象指数分期,一期、二期患者的例数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三期四期的例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3例不良反应,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四川何氏骨科流派肿痛宁胶囊可明显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多项指标,提高再植成活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四川何氏骨科流派 肿痛宁胶囊 断指再植术后 血管危象指标 血管危象指数 再植指体成活情况分期 再植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皮温计和血氧仪在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提高血管危象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坏死率,从而提升大肢体再植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30例接受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监测。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非接触及接触式皮温计来测量皮温,以及无创血氧检测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数据收集涵盖了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值,以及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两种监测工具的性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创血氧监测仪在监测血管危象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地预警血管危象的发生。在特异性方面,血氧仪相较于皮温计显示出较低的误报率,即特异性较高。具体来说,血氧仪的特异性为90%(95%置信区间:80%-95%),表明在没有血管危象的情况下,血氧仪正确识别了90%的患者。而皮温计的特异性为85%(95%置信区间:75%-92%),略低于血氧仪。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无创血氧监测仪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认为是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支持在临床护理中使用血氧仪进行血管危象的监测,以实现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提高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肢体再植护理 皮温计 血氧仪 血管危象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皮温计和血氧仪在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提高血管危象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坏死率,从而提升大肢体再植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30例接受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监测。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非接触及接触式皮温计来测量皮温,以及无创血氧检测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数据收集涵盖了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值,以及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两种监测工具的性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创血氧监测仪在监测血管危象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地预警血管危象的发生。在特异性方面,血氧仪相较于皮温计显示出较低的误报率,即特异性较高。具体来说,血氧仪的特异性为90%(95%置信区间:80%-95%),表明在没有血管危象的情况下,血氧仪正确识别了90%的患者。而皮温计的特异性为85%(95%置信区间:75%-92%),略低于血氧仪。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无创血氧监测仪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认为是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支持在临床护理中使用血氧仪进行血管危象的监测,以实现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提高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肢体再植护理 皮温计 血氧仪 血管危象 敏感性 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