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既可发生在结构心脏病与遗传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影响不同,有的预后良好,有的可致明显心悸与黑矇,甚至心脏猝死。为了让基层医院的医生能更好地认识心律失常,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撰写了"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期望该共识基层版有助于促进我国基层医生规范化诊治心律失常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共识 心脏性猝死 药物治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导管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并分析数据。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50%,对照组为85.00%,前一组更高(P<0.05);心功能指标: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佳(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5.00%,对照组为2.50%,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心力衰竭伴心率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这种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常规治疗 临床效果 心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冠心病心率失常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寒凝心脉证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与相同治疗和护理。常规西医治疗降血压、保护营养心肌细胞,增加冠脉血流,调整血脂血糖等。西医护理为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饮食中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有下肢水肿者,休息时可抬高下肢,观察尿量和体重的变化。研究组加用疏调化浊汤及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两组治疗前后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值;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分析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数据提示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通过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通过治疗后高切、低切及血浆黏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状静脉(CV)不同部位心外膜特发性心律失常(VA)的心电图特征。方法2009年10月31日至2021年9月30日,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VA患者有效靶点或"最早"激动点在CV的连续性病例,对CV不同部位起源VA的QRS波形态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共纳入173例,其中男102例,年龄(56.44±15.66)岁,年龄范围13~87岁。在邻近二尖瓣环心外膜组的171例中:①51例(92.73%,51/55)患者前间静脉近端(pAIV)及左心室顶部穿间隔静脉(summit-CV)在V1导联有s波呈Rs、RS或rS型,而其他部位106例(91.40%,106/116)无s波呈R型(χ2=115.01,P<0.001);②V5~V6导联在邻近二尖瓣环后壁、侧壁及前侧壁的心大静脉远端(DGCV1)以近区域35例(81.40%,35/43)有s波呈Rs型,而DGCV2、summit-CV及pAIV118例(92.19%,118/128)呈R型,10例(7.81%,10/128)呈Rs型(χ2=89.88,P<0.001);③summit-CV及邻近二尖瓣环后侧壁在Ⅰ导联20例(74.07%,20/27)以正向波为主呈R、Rs及r型,其他区域140例(97.22%,140/144)以负向波为主呈rS、rs、qr、qs或QS型(χ2=95.79,P<0.001);④若以V1导联有s波呈Rs、RS或rS型,V5~V6导联有s波呈Rs型,I导联以正向波为主呈R、Rs或r型分别作为诊断pAIV及summit-CV,DGCV1及其以近,summit-CV及邻近二尖瓣环后侧壁起源的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3%、91.40%、83.61%、96.36%;81.40%、92.19%、77.78%、93.65%;74.07%、97.22%、83.33%、95.24%。结论CV不同部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亦不相同,熟悉这些心电图特征对初步判断其起源将有所裨益。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室性心律失常 电生理学 心大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基于立体定向放疗(SBRT)技术的立体定向心脏放射消融术(SCRA),并通过短期有效和安全对该新型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方法心律失常(VA)患者被评估并纳入临床试验,受试者均接受了真空垫体位固定和四维CT模拟定位,本研究以计划靶区体积(PTV)为目标,采用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设计立体定向放疗计划,使用R50%、均匀指数、适形指数等参数评估治疗计划,并对比受试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3例心动过速(VT)和1例期前收缩(PVC)受试者接受了处方剂量25 Gy的单次SCRA,PTV平均值为71.3 cm3(60.3~89.4 cm3),平均治疗时长12.0 min (4.5~21.0 min)。短期随访平均持续了18周(14~25周),结果显示受试者未出现并发症,VT负荷和PVC负荷显著下降。结论SCRA术短期内有效和安全,但关键放疗技术的效果和使用规范仍需要继续探索。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立体定向心脏放射消融术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初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伴心律失常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完成PSG监测并排除心律失常的患者220例。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非OSA组44例,OSA组176例(其中轻度OSA组45例,中度OSA组37例,重度OSA组94例)。基于患者PSG记录的心电数据,测量并计算HRV的时域参数[全部窦性心博的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的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指数)、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NN50)、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占全部的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和频域参数[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LF/HF],分析患者睡眠呼吸参数和HRV参数的关系。结果OSA组的SDNN指数、LF以及LF/HF均高于非OSA组(P值均<0.05),重度OSA组的SDNN指数、LF以及LF/HF均高于非OSA组、轻度OSA组以及中度OSA组(P值均<0.05)。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HI以及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均影响OSA患者的HRV(P值均<0.05)。结论不伴心律失常的OSA患者PSG的HRV发生异常改变,SDNN指数、LF/HF随着睡眠呼吸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多导睡眠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碘甲烷和美沙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护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配给监测组(安非他明)和监测组(氯胺酮)的案件有50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效率始终为92 % ( 46 / 50),高于观察组(76 / 50 ) ( 38 / 50),p < 0.05。观察组的及格率为94 % ( 47 / 50),高于观察组(74/50)(p < 0.05)。治疗后左房两组血分(LVEF),舒张期开始和结束时血流量最大速度较高(I/o),室间隔厚度减小(ivst),LVEF观察组,I/o高于对照组,ivst水平低于治疗后,两个血清组(il-35)的水平提高,血清蛋白(il-17)和Cynthia(Hcy)的水平降低,观察组(il-17)和Hcy的水平低于监测组,监测组(il-35)的水平高于监测组处理后,两组钠肽(nt-pro BNP)、脂蛋白(APN)和神经元特异性酒精酶前体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保证患者的心脏功能水平,降低心衰程度。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心率失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其作用情况。方法:设置观察开始时间为2021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6月,将76例患者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普通组和循证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对照中,普通组心理状态评分为54.16±3.15(分)、循证组为42.77±3.09(分),普通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1.55±3.06(分)、循证组为90.44±3.51(分),(t=16.175,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以左心室顶部区域为代表的心外膜或心肌中层起源的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率较低。近年来国际上陆续有研究表明经冠状静脉途径靶向注射乙醇可有效治疗该部位起源心律失常,但国内尚无相关报道。本文报道了2例经冠状静脉系统途径行双球囊技术辅助乙醇消融治疗心外膜或心肌中层起源的心律失常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乙醇消融 室性心律失常 双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律失常时的最佳治疗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2年4月至2021年9月冠心病心力衰竭92例。92例患者基于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传统药物治疗方式,实验组结合应用胺碘酮。对比疗效、心功能。结果:实验组疗效和心功能统计结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基础上结合应用胺碘酮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患者,不仅对疾病症状具备比较明显的控制效果,同时心功能改善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
  • 简介:摘 要: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会合并心律失常,两种疾病会形成恶性循环,病情进展速度快,病死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导管消融治疗、自主神经系统治疗等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综述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

  • 标签: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针对发生心律失常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左心室内径增大有着相关,且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相比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脑钠肽水平增高,左射血分数降低,P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于特发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以及其安全进行分析。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收治的80例特发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对这些病人使用了随机平衡的方式分成了两组,甲组和乙组,甲组病人提供的治疗方式为普罗帕酮治疗,乙组病人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对两种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心室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病人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乙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更好,同时该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心室功能明显得到改善,P

  • 标签: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5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胺碘酮治疗的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41%;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胺碘酮 老年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实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共12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设定其中60例为研究组并实施综合护理,其余60例为参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实施可以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其舒适度,从而使其对护理。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 心率失常 老年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邻近房室环间隔(VSAVA)不同部位心律失常(VA)的心电图特点及鉴别流程。方法2010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电生理检查与消融治疗符合邻近VSAVA起源的特发性VA患者287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69例,年龄(61.50±15.67)岁,年龄范围12~86岁,根据胸部X线片影像及三维标测定位分为2组:①邻近三尖瓣环间隔(VSTA)组226例,其中男132例,年龄(61.92±15.88)岁;②邻近二尖瓣环间隔(VSMA)组61例,其中男37例,年龄(59.93±15.07)岁。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QRS时限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消融成功261例(90.94%,261/287)。分析其心电图特征,发现:①若以V1导联呈QR、Qr、qr、qR型;QS型与rS型分别作为鉴别邻近VSMA、邻近VSTA中下部与其上部起源VA的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41%(46/61)、95.13%(215/226)、80.70%(46/57)、93.48%(215/230);93.71%(179/191)、85.42%(82/96)、92.75%(179/193)、87.23%(82/94);68.57%(24/35)、98.81%(249/252)、88.89%(24/27)、95.77%(249/260);②若以RV2/SV2比值>5预测VA起源于邻近VSM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6%(60/61)、92.03%(208/226)、76.92%(60/78)和99.52%(208/209),提示RV2/SV2比值>5预测VA起源于邻近VSMA部VA的价值优于V1导联呈QR、Qr、qr、qR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邻近VSAVA部VA安全有效,不同部位心电图特征亦异,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特点对术前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术成功率将有所裨益。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生理 房室环
  • 简介:摘要血糖波动是血糖水平在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近年来,研究证实血糖波动比持续高血糖更能促进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心律失常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的一类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原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然而血糖波动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主要对血糖波动的评估指标、血糖波动致心律失常的相关机制及控制血糖波动对预防和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波动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动脉窦(PSC)起源的心律失常(VAs)射频消融方法及安全。方法回顾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20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5例PSC起源的VAs患儿,患儿均符合射频消融手术适应证,总结其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射频消融术中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选择不同弯型的消融导管,将消融导管采用倒"U"型或倒"P"型的方法送至PSC,术后随访预后,评价其安全。结果患儿年龄6~15(11.6±2.6)岁,体质量19~65(39.9±12.2) kg,PSC起源VAs的体表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下壁导联R波直立,aVR、aVL导联呈QS型,各个PSC起源VAs表现有差异。术中患儿均在右心室流出道未寻找到理想的激动点或消融不成功。在PSC内标测到最早的靶点及消融成功。15例VAs的起源点均位于肺动脉窦底部,起源于右窦者11例(73.3%),前窦者3例(20.0%),左窦者1例(6.7%),靶点处局部电位较体表QRS波提前(27.3±6.0) ms。随访(2.7±2.0)年,无VAs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导管操作轻柔、消融功率适当的前提下,儿童起源于PSC内的VAs消融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安全高。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肺动脉窦 射频消融 儿童
  • 简介:摘要:恶性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中较为常见,患者会表现出乏力、头晕、气短等症状,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晕厥、休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形势下,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因此,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相关护理研究进展,以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开展水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采用舒适护理作为观察组,另外40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死亡率为0,对照组死亡率为7.5%,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