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DCA质量管理降低患者静脉标本溶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由7人组成,遵循PDCA质量管理步骤,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本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标本溶血的相关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进行PDCA质量管理前,对照组患者静脉标本溶血发生率为8.56%,研究组患者静脉标本溶血发生率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质量管理活动可以明显降低妇科住院患者静脉标本溶血发生率,亦能够提高全科护士的采血操作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PDCA 持续质量管理 静脉采血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脉全静脉清钾离子浓度结果的差异。方法52例患者同时采集动脉抗凝血气血与静脉,用美国生产的OPTICCA血气分析仪和罗氏公司生产的ROCHE9130型电解质分析仪分别测定钾离子浓度,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动脉全静脉清的钾离子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动脉全的钾离子浓度明显低于静脉清,并且动脉全静脉清中钾离子浓度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结论动脉全血中钾离子浓度不能等同于静脉清中的钾离子浓度,根据笔者推导的直线方程静脉清钾离子K+V=0.86×动脉全钾离子K+A+1.10(mmol/L),在知道动脉全血气分析中钾离子浓度时,可以大致推算出静脉清钾离子浓度,临床医生可用以判断患者有无钾离子异常。

  • 标签:
  • 作者: 罗俊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3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体检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在体检静脉采集工作开展期间应用改进护理服务措施的作用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静脉采集的健康体检人士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划分为两个小组,为其施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利用组间对比的方式评估改进护理服务措施的作用优越性。结果: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这两个层面展开组间对比,经数据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组在这两方面的表现水平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检过程中采集静脉时,应用改进护理服务措施可以给予体检人士更好的体检体验,不仅有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另外也可以提升体检人士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体检;静脉血;采集;改进护理服务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对于儿科特需病房中静脉标本质量来说,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6月为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办法;再选择2021年1月-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不合格数,研究组为15(0.15%),对照组为32(0.32%),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血液标本 PDCA循环管理 儿科特需病房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对于儿科特需病房中静脉标本质量来说,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6月为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办法;再选择2021年1月-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不合格数,研究组为15(0.15%),对照组为32(0.32%),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血液标本 PDCA循环管理 儿科特需病房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透患者是因为肾功能衰竭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群体,他们长时间接受血管通路插管,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状态多变,这些因素使得静脉栓在透患者中较为常见。了解静脉栓发生的风险因素和有效的预防策略对于减少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透患者中静脉栓的风险因素和预防策略,以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更好地关注和处理相关问题。

  • 标签: 血透 静脉血栓 预防策略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末梢静脉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2020年2月-10月间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30例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纳入65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A组患者采集末梢作为检测样本,B组患者则抽取静脉作为检测样本,比较A、B两组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A、B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PLT(血小板计数)、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V(红细胞体积)和RBC(红细胞计数)水平差异无意义(P>0.05),但A组的Hb(血红蛋白计数)、HCT(红细胞比容)和WBC(白细胞计数)水平却要高于B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样和静脉样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静脉样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更高,临床检验时应尽量选择静脉样,以保障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样 静脉血样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末梢静脉在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作用。方法:挑选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接收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采集方法将新生儿划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抽取静脉,对照组抽取末梢,对比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PLT、HCT、HGB、RBC指标)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细胞WBC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比末梢在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提供准确数据。

  • 标签: 新生儿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检验和末梢检验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受血常规检验的90例受检者,分别接受静脉和末梢采集,将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检验的白细胞(6.86±2.58)×109/L、红细胞(4.80±1.33)×1012/L、血红蛋白(108.13±9.59)g/L、红细胞平均体积(88.98±4.89)fL、红细胞平均血红白蛋浓度(323.25±8.87)g/L、血小板(257.45±70.63)×109/L均高于末梢检验结果(4.85±2.31)×109/L、(3.70±1.23)×1012/L、(97.46±9.78)g/L、(80.15±4.69)fL、(275.65±9.78)g/L、(221.23±69.44)×109/L,(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集的准确性较高,临床多建议采用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和末梢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抽选100例开展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血方式为末梢,试验组的采血方式为静脉,比较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WBC、Hb、RBC、PLT、HCT水平相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MCV、MCHC、MCH水平相比,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和末梢两种采血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部分指标检验中,静脉准确性更高,可以准确地反应机体的状态,值得推荐。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空腹静脉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进行常规生化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后,分别于未放置、及放置1h、3h、6h后进行常规生化检验,比较4个时刻的检验结果。结果与未放置标本检验结果相比较,放置1h后的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后GLU有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后ALT、AST、K+、Na+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h、3h后TBIL、DBIL、BU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h后TBIL、BUN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静脉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进行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空腹静脉血标本 放置时间 常规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静脉标本的质量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密切相关。要提高血液标本质量,必须牢固掌握静脉标本采集的技术知识。作为中职学校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是更快更熟练地掌握静脉采血这门技术。

  • 标签: 中职 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齐齐哈尔市健康人群静脉细胞常用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了2009年6月-2010年8月到我院健康查体的正常人群2255人,用MEK-722K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本地区健康人血细胞常用参数存在男女性别间差异,其中,RBC、HCG、MCV、MCH男性高于女性(P<0.05),PLT女性略高于男性;WBC结果低于三版操作规程结果,与沈阳地区结果接近;PLT则高于三版操作规程和沈阳地区结果。结论齐齐哈尔市成人血细胞参数存在性别差异,且与其他地区血细胞参数不完全一致,应适用本地区血细胞参考值进行诊疗。

  • 标签: 血细胞 参考范围 血液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及纠正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共110例,采集患者的静脉液将其置于EDTA-K2真空采血管内,分别评价对比静脉在30min及4h后平衡30min时间点的血常规各项参数检测结果,比较静脉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结果静脉在静置4h并进行混合均匀之后立即进行血常规检测,除了白细胞计数(WBC)和血红蛋白(HGB)不存在差异外,其他各项检测结果同30min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静置4h后混合均匀并平衡30min进行血常规检测,同采血后30min内的结果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测定,对放置时间较长的血液样本应当采取静脉液混合均匀操作,再放置30min的测定来纠正其影响,能够有效降低静脉液样本在放置较长时间后对于血常规的测定影响,获得非常理想的测量结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静脉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测定 纠正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36例心脏术后混合静脉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6例病人分别于心脏术后半小时(Ⅰ组)及术后6~8h(Ⅱ组),分别测定动脉PH值、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混合静脉pHv值、氧分压(PvO2)、氧饱和度(SvO2)及计算出氧利用率(O2ER)。并按SvO2均数分为≤65%(A组,n=11)、>65%(B组,n=25)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数。结果:心脏术后病人的氧耗明显增加,SvO2与O2ER呈明显的负相关,A组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低氧症发生率及ICU停留时间和B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SvO2是衡量心脏术后病人组织氧供需平衡的良好指标。心脏术后早期SvO2水平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手术 氧耗 氧利用率
  • 作者: 罗佳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护理前沿》 2023年第10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14)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患儿静脉标本,分析静脉溶血的因素,为降低小儿静脉溶血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科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住院患儿的静脉标本的溶血资料共16345份,将2022年1月~3月未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的静脉标本设为对照组,将我科从2022年4月开始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标本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标本的溶血率。结果: 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溶血率得到降低。结论:通过控制静脉采血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降低静脉溶血率。

  • 标签: 降低 小儿 溶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