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三维解剖模型中分析远外侧入路不同操作轨迹与枕骨大孔前部的解剖显露之间的数据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和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多模态影像资料并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后颅窝三维解剖模型。选取枕髁关节面后缘作为远外侧入路开颅起始点,在颅底骨性结构中分别选择同侧舌下神经管开口、颈静脉结节前缘和枕骨大孔前缘作为暴露目标,以开颅起始点与3个暴露目标之间连线为轴线做出一个半径为5 mm的圆柱模拟远外侧入路显露枕骨大孔前部的手术路径,路径按1、2、3依次命名。观察不同路径操作空间大小,记录每种路径经过某种解剖组织的频数并测量解剖结构的体积。结果3种路径操作空间体积、经过的骨性结构和后组颅神经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路径3操作空间体积较路径1、2明显增大,路径2经过的骨性结构和后组颅神经体积较路径1、3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的远外侧入路中采集数据有助于揭示路径操作空间中解剖关系,为选择最佳手术路径提供依据。

  • 标签: 远外侧入路 枕骨大孔 三维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上进行术前评估及模拟手术演练和术中导航,基于术前评估及模拟手术演练的结果,并结合术中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实施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98±26.51)min、(67.98±32.96)mL、(7.79±1.32)组、(11.98±4.69)个、(4.60±1.43)d、(2.86±0.81)d、(437.14±193.86)mL、(3.76±0.31)万元、9.52%(4/42),对照组分别为(114.88±24.26)min、(104.52±52.37)mL、(6.45±0.30)组、(8.31±1.94)个、(6.50±2.55)d、(4.00±2.25)d、(667.26±415.01)mL、(4.20±0.65)万元、26.19%(11/4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8、-3.328、5.916、4.678、-4.221、-3.093、-3.265、-3.968,χ2=3.977,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能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术前评估、模拟手术演练及术中导航,降低了手术难度,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及安全性。

  • 标签: 肺肿瘤 胸腔镜 解剖 肺段切除术 虚拟现实技术 术前评估 模拟手术演练 术中导航
  • 简介:摘要混合现实技术将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与真实场景进行有机的结合,模拟真实的手术场景应用于临床教学,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态势感知数据模型,对教学互动和病情演绎提供数据能力支撑。本文就混合现实技术与态势感知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新带教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升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探索和推广。

  • 标签: 混合现实技术 态势感知 临床教学 大数据 心脏大血管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306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我校学生生命意识现状,为我校更好的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现实基础。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校大部分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都比较正确,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如对待其他生命的漠视,对待自杀的态度,面对挫折的状态等。结论我校学生在生命教育存在欠缺,因此有针对性的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 标签: 生命教育课程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虚拟现实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常规治疗联合虚拟现实干预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周3次虚拟现实干预。化疗开始前均进行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3个月后无论治疗是否结束,再次进行PFS评分。结果化疗前PFS评分少数民族患者高于汉族患者[(6.22±2.08)分比(4.80±2.43)分],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7.22±1.16)分比(3.72±1.80)分],未手术或R1切除患者高于R0切除患者[(7.27±1.22)分比(5.40±2.31)分],放疗患者高于非放疗患者[(7.44±1.04)比(5.19±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予虚拟现实干预后,观察组PF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4.97±2.54)分比(6.87±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化疗后PFS评分较化疗前低[(4.97±2.54)分比(6.10±2.26)分],对照组化疗后PFS评分较化疗前高[(6.87±1.66)分比(5.63±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疗、肿瘤负荷大、化疗、分期晚可加重癌因性疲乏,虚拟现实可缓解癌因性疲乏。

  • 标签: 肿瘤 疲乏,癌因性 虚拟现实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注意力训练对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64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VR训练组(n=23)、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训练组(n=21)和空白对照组(n=20)。认知训练干预前,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MATRICS)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B版检测3组的信息处理速度(information processing speed, IPS)、注意/警觉性(attention/alertness, ATT)、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社会认知7个领域的认知功能;检测完成后,VR训练组和CCRT训练组分别进行VR注意力训练和CCRT注意力训练,训练周期为4周,每周5 d,每天训练时长为30 min,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与注意力训练相关的处理。训练结束后,再次采用MCCB A版检测3组的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3组的认知功能变化差异。结果(1)干预前,3组认知功能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经过4周干预后,在IPS、ATT和视觉学习上,VR训练组[(56.74±9.68)、(56.48±10.22)、(57.83±4.16)分]、CCRT训练组[(48.90±9.77)、(49.48±9.51)、(55.95±5.52)分]和空白对照组[(50.35±7.93)、(47.55±7.80)、 (47.95±9.90)分]的组别×时点存在交互作用(F=14.06、12.88、9.39, 均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VR训练组的IPS和ATT得分高于CCRT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VR训练组和CCRT训练组的视觉学习得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3)VR训练组的IPS、ATT、视觉学习和总体认知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6.00、-5.13、-6.26,均P<0.01)。结论基于VR注意力训练对患者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其效果可能优于CCRT注意力训练。

  • 标签: 抑郁症 抑郁 虚拟现实 注意力 认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MR技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应用 PFNA 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00例,其中 50例采用常规影像学资料辅助完成手术规划、手术完成(常规组),50例采用MR技术辅助完成手术规划、手术完成(MR组)。记录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 Harris 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常规组比较,MR组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技术有利于提高行 PFNA 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依从性,MR可减少术中患者被照射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混合现实技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科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老年多发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与虚拟现实训练联合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多发骨折患者中择取80例进行对比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虚拟现实训练,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运动、平衡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运动与平衡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与虚拟现实训练联合应用于老年多发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几率,加快患者骨折部位恢复进程,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多发骨折 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 虚拟现实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学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00例处方中含有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加入临床药学服务。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能够确保患者合理用药,提高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临床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在多发骨折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完成手术治疗的多发骨折重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依据,期限定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数字编号法进行小组划分(n=50),参照组:提供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干预策略,而后展开数据收集整理,比对分析。结果:病例相同,干预策略不同,所得效果也截然不同,研究组患者在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步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优参照组(P<0.05)。结论:研究证实,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护理方案的应用实施,对多发骨折重症患者影响意义重大,即能有效提升患者锻炼依从性,还能极大促进患者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的提高,值得引用与推崇。

  • 标签: 康复护理多学科 联合 虚拟现实训练 多发骨折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我国护理教育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对护理人才的高要求,各种护理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护理教学的一个趋势。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混合式教学发展现状、应用优势、应用现状及效果进行阐述,全面分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更好地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提供参考。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混合式教学模式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的出错率,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也有着更高要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有着较高挑战。笔者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在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现实意义,以供参考。

  • 标签: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建设 途径和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男54例,女50例,年龄(45.25±4.84)岁,年龄范围为25~81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虚拟现实组,每组52例。常规治疗组行常规训练,虚拟现实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行FES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比较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焦虑抑郁情绪量表(HAD)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AC)评分]及生理指标[包括生理耗能指数(PCI)和6 min步行距离测试(6MWD)]。结果训练2个月后,虚拟现实组患者HAD评分[(9.89±1.35)分]低于常规治疗组[(12.41±2.34)分],Barthel指数[(61.66±6.13)分]高于常规治疗组[(42.13±4.46)分],虚拟现实组患者PCI[(0.41±0.09)b/m]低于常规治疗组[(0.57±0.11)b/m],6MWD[(312.66±36.75)m]高于常规治疗组[(292.13±24.79)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FAC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FES联合虚拟现实的训练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恢复其步行能力,该种联合训练法是一种优质的训练措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偏瘫 虚拟现实技术 步行能力 负面情绪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卫生领域中虚拟现实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方法运用SATI软件和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116篇中文文献和1 285篇英文文献进行年发文量分布、主题词分布、文献作者分布及研究机构分布等可视化分析,检索时间为2009—2019年。结果2009—2019年精神卫生领域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治疗的文献呈线性增长,国内尚处于研究萌芽阶段,国外研究不断丰富和细化深入,表现为研究方向从情绪调节逐渐向行为认知训练发展;核心作者群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德国、美国和意大利,研究者和机构间的合作较普遍;研究范式从治疗有效性的验证试验开始转向治疗过程潜在机制的质性研究。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替代性治疗技术在精神卫生领域有着较大的潜力。未来研究将呈现研究主体的多学科交叉协同;研究主题和对象的多元细化;治疗技术的标准化等趋势。

  • 标签: 精神卫生 文献计量学 虚拟现实技术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增强现实(AR)技术辅助下,在3D打印的儿童上颈椎模型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调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因颈椎疾病行手术治疗的8例患儿和2例颈椎正常患儿的颈椎CT资料,根据颈椎CT资料3D打印制备实体颈椎模型。并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模拟重建3D模型并设计进针点及针道。AR设备辅助下在10具3D打印颈椎模型双侧C1~C2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操作。术后行CT扫描,采用Gertzbein-Robbins分级标准评估螺钉植入的准确性(A级和B级为准确植入)。结果共植入40枚椎弓根螺钉,螺钉植入的准确率为100%。螺钉植入后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完全在椎弓内部,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37枚,B级3枚。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均<2.0 mm),其中穿破内侧壁1枚,穿破下内侧壁1枚,穿破下外侧壁1枚。8具有颈椎病变的颈椎模型共植入32枚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30枚;2具正常颈椎模型共植入8枚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7枚,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结论AR技术辅助3D打印儿童上颈椎模型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和植入准确性均高,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 标签: 颈椎 儿童 增强现实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虚拟现实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综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佩戴角度传感器,做肩关节特定屈曲角度(30°、60°、90°)训练,每周5 d,共6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完成不同肩关节屈曲角度虚拟任务时的实际肩前屈角度,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UE)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肱二头肌痉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完成不同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FMA-UE评分、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完成30°、60°、90°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均接近于任务角度(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60°、90°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更接近于任务角度(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MA-UE评分[(38.26±12.66)分]较高、MAS评分[(0.76±0.71)分]较低(P<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屈曲60°、90°时的肩部控制能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抑制肱二头肌肌张力。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虚拟现实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增强现实(AR)技术辅助下,在3D打印的儿童上颈椎模型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调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因颈椎疾病行手术治疗的8例患儿和2例颈椎正常患儿的颈椎CT资料,根据颈椎CT资料3D打印制备实体颈椎模型。并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模拟重建3D模型并设计进针点及针道。AR设备辅助下在10具3D打印颈椎模型双侧C1~C2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操作。术后行CT扫描,采用Gertzbein-Robbins分级标准评估螺钉植入的准确性(A级和B级为准确植入)。结果共植入40枚椎弓根螺钉,螺钉植入的准确率为100%。螺钉植入后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完全在椎弓内部,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37枚,B级3枚。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均<2.0 mm),其中穿破内侧壁1枚,穿破下内侧壁1枚,穿破下外侧壁1枚。8具有颈椎病变的颈椎模型共植入32枚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30枚;2具正常颈椎模型共植入8枚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7枚,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结论AR技术辅助3D打印儿童上颈椎模型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和植入准确性均高,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 标签: 颈椎 儿童 增强现实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VPV数字化手术辅助影像导航技术在泌尿外科复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VPV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数字重建、虚拟现实应用、全息医疗专业影像平台,在普通CT或MRI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术前制定最优的手术方案,术中通过虚拟现实眼镜观看病灶影像并为手术操作进行导航。记录手术操作时间、疗效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3例肾血管平滑肌瘤(2例为较大体积,1例为肾门肿瘤)被完整切除,患侧肾脏均被保留。无损伤肾门血管和肾盂,平均出血量30 ml,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在肾结石病例中,术中影像导航下避开肾脏重要血管,切开肾皮质的薄弱处取净鹿角型结石,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量约50 ml。大体积中叶前列腺癌用腹腔镜技术完成根治术,出血量约75 ml。前列腺巨大囊性肿物行经直肠穿刺抽液+肿物活检术。肾上腺肿瘤用腹腔镜切除。全部患者平均住院日4.5 d,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DVPV数字化手术影像导航系统有助于术前疾病评估,明确病变位置,术中虚拟现实影像导航,可提高医师操作的精准性,降低手术出血量、操作难度与风险,缩短手术时间,让患者获益。

  • 标签: 三维重建 虚拟现实 影像导航 DVPV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方案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计 11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 n=56 )与采用现实导向训练干预实验组( n=56 ),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 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 SDSS )与生活能力指数( ADL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干预后实验组 SD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 指数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现实导向训练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是摆在环境设计师面前的一重要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老年人的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进行了探索,旨在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健康、宜人的居住环境。

  • 标签: 老年人 无障碍 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