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点征在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早期钻孔引流或开颅手术选择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6例中等量(出血量30~60 mL)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评估均可同样耐受开颅手术或钻孔引流,且家属同意早期手术治疗并行CTA检查,其中行开颅手术68例(开颅手术组),包括CTA点征阴性者38例(阴性亚组)和阳性者30例(阳性亚组);行钻孔引流58例(钻孔引流组),包括CTA点征阴性者39例(阴性亚组)和阳性者19例(阳性亚组)。比较开颅手术组与钻孔引流组间,以及2组内CTA点征阴性亚组与阳性亚组间患者预后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开颅手术组和钻孔引流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1.8%、2.9%及82.8%、1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手术组内CTA点征阳性亚组和阴性亚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0.0%、4.8%及63.2%、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钻孔引流组内CTA点征阳性亚组和阴性亚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3.2%、36.8%及92.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中,对于CTA点征阴性者,评估为开颅手术和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风险均低,再考虑到钻孔引流预后优于开颅手术,建议选择钻孔引流治疗;对于CTA点征阳性者,评估为开颅手术术后再出血风险低、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风险高,建议选择开颅手术治疗,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CT血管成像 点征 脑出血 开颅手术 钻孔引流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将围术期护理应用于经桡动脉选择性心脑血管联合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 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在我院 神经内科收治的 60 例 经桡动脉选择性心脑血管联合介入治疗的 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按照 随机 抽签的方式 分为 研究组 30 例 、参照组30 例, 为 参照组 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 为研究组 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模式 。 观察两组 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 结果 : 研究组 患者护理后 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 研究组 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 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 心脑血管疾病 联合介入治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腹部 B 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 。 方法: 抽取本院( 201 7 年 6 月 -201 8 年 8 月 )收治的 60 例疑似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实施 腹部 B 、 X 线检测, 12h 后再次对所有患儿实施腹部 B 、 X 线片检测,分析腹部 B 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诊断价值 。 结果: X 线片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 48 例;腹部 B 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 45 例;诊断检出率相比,腹部 B 、 X 线片检测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12h 后 ,X 线片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 55 例;腹部 B 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 51 例;诊断检出率相比,腹部 B 、 X 线片检测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腹部 B 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 ,诊断效果显著,其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腹部 B 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脉冲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41例,注射治疗)与观察组(46例,注射治疗联合脉冲CO2点阵激光)。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瘢痕严重指数权重(ECCA)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炎性因子。比较两组ECCA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EC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γ-干扰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痤疮瘢痕患者应用注射治疗联合脉冲CO2点阵激光可降低ECCA评分及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检出的506株大肠埃希菌,菌株均分离自非消化道感染506例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耐药性、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记录菌株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506株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较常见(40.32%,204/506),其次为泌尿道(21.74%,110/506),其中产ESBLs菌株116株(22.92%,116/506)。产ESBLs菌株与非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均未见明显耐药性,产ESBLs菌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ESBLs菌株(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主要与下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有关,产ESBLs菌株较非ESBLs菌株耐药性更强。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呼吸道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青少年心身障碍患者心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心身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训练,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训练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7.3±3.1)分、(46.6±3.6分)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8.5±3.5)分、(57.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939、14.724,均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率(88.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P<0.05)。训练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62.7±10.1)分,高于对照组的(43.5±13.5分),PSQI评分(6.2±1.3)分,低于对照组的(10.5±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52、13.207,均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青少年心身障碍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理生理性障碍 康复 训练 心理疗法 神经功能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行促排卵疗法后经阴道彩结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均给予促排卵疗法治疗,且行阴道彩检查,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超声检测指标、妊娠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RI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治疗前,而PI、S/D、PSV、AFC和MOD等超声检测指标结果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

  • 标签: 妇女 卵巢储备功能 促排卵疗法 经阴道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胸水辅助 B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穹窿部肿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运用通过向胸腔中注入等渗盐水并经B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手段,对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0年 3月收治的 20例肝穹窿部产生肿瘤的肝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分析其恢复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各项生理指标稳定,均已康复,经复查病灶消除效果显著,局部无复发。结论:专业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精准默契的术中配合和针对性的术后观察护理可最大限度地减轻肿瘤患者的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胸水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 肝穹窿部肿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微血管成像(SMI)背景下超声造影(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斑块230个),其中低回声斑块190个,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40个。应用常规超声观察颈动脉,记录目标斑块的位置、厚度,并根据斑块厚度分类:1.5~2.4 mm,2.5~3.4 mm,≥3.5 mm。然后对斑块行单用SMI 、CEUS及SMI背景下CEUS(CEUS联合SMI模式)检查,记录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信息并保存图像。评估三种方法检测不同厚度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30个斑块中,厚度1.5~2.4 mm斑块73个,2.5~3.4 mm斑块77个,≥3.5 mm斑块80个。单用SMI、CEUS及CEUS联合SMI模式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结果Kappa值均>0,但单用SMI与CEUS联合SMI模式检测1.5~2.4 mm斑块内新生血管暂不能确定具有一致性(P>0.05)。CEUS与SMI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结果一致性,Kappa值=0.314(>0,但<0.5);单用CEUS与CEUS联合SMI模式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结果一致性,Kappa值=0.664(>0,且>0.5)。CEUS联合SMI模式较单用SMI或CEUS可以检测到斑块内更多的新生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58, P<0.001;χ2=8.363, P=0.039)。结论单用CEUS与CEUS联合SMI模式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较好,且CEUS联合SMI模式相比单用SMI或CEUS,可提高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超声造影 超微血管成像 新生血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初步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接受的200例孕妇作为案例,实施B诊断,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案例实施B方式诊断,诊断出2例患者是先天性心脏病,确诊是先天性心脏病后,将其转到贵阳治疗。结论:B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初步检查中有重要的作用,整体检出几率高,诊断符合率高,对于简单的心脏病可以单独实施B方式,可行性高。

  • 标签: B超 先天性心脏病 初步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与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分析临床应用成效。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SMP)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处理1.5~2.5 cm范围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的1.5~2.5 cm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SMP组和MPCNL组进行治疗,每组32例。SMP组患者年龄1~67岁,平均43岁。结石平均最大径1.9 cm。MPCNL组患者年龄9~69岁,平均45岁。结石平均最大径2.0 cm。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清石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12~14 F和16~18 F肾穿刺通道。SMP组和MPCNL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1.3)d vs(5.2±2.0)d,P<0.00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2.7±28.5)min vs(72.9±17.6)min,P=0.001];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6%(29/32)vs 87.5%(28/32),P=0.689];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7 371±3 584)元vs (19 762±4 300)元,P=0.019]。术后需要止痛药分别为3例和10例(P=0.030);术后发热分别为5例和7例,两组均无术中或术后输血患者(P值均>0.05)。结论SMP与MPCNL均具有术中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SMP手术时间较MPCNL长,但术后平均住院日较短,住院费用少,且术后患者舒适度较高。

  • 标签: 超微通道 微通道 经皮肾镜 肾结石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颈动脉彩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394例进行心脑血管病筛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97例CAS患者作为A组, 另外197例非CAS患者为B组。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A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1.26±0.19)mm大于B组的(0.75±0.12)mm, 颈动脉硬化等级评分(2.59±0.44)分、斑塊积分(2.88±0.22)分均高于B组的(0.24±0.06)、(0.13±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彩超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B 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8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接诊的上肢手术病患 120 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 3 组。 A 组采取 B 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上支神经阻滞麻醉法, B 组采取 B 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中支神经阻滞麻醉法, C 组采取 B 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下支神经阻滞麻醉法。对比麻醉效果等指标。 结果:B 组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 13.15±3.86 ) min 、感觉神经麻醉起效时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