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性自命出》及传世先秦文献中“情”综合考察,指出传统看法中,先秦儒家言“情”,皆为“实”之义,而与情感无关认识似乎不能成立;《性自命出》与大、小戴《礼记》论情观点比较接近,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二戴成书年代,可能与《性自命出》大致相当。

  • 标签: 《性自命出》 传世先秦文献 “情” 解诂 典籍
  • 简介:黄仁宇"数目管理"理论在管子经济实践中应用,集中体现在统计学、财政管理、货币通胀管理、信用契约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管子经验对当代市场经济社会有更深远意义。

  • 标签: 数目字管理 管子 经济实践
  • 简介:经在我国文化史上地位自不待言,惟其在帝国期前之文本情况吾人尚无一清晰而达共识之概念。自二十世纪下半期至今出土之公元前材料已有一定数量,可否据之以思考对一些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问题——例如“经”在先秦称谓以及其在先秦时成文情况?

  • 标签: “五经” 出土文献 先秦 二十世纪 文化史 公元前
  • 简介:本书为“朱子门人后学研究丛书”第一部专著,由作者博士论文(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称号)与国家课题部分成果修改而成。朱子学是朱熹及其门人共同创立学问思想体系,朱子门人是朱子学派重要组成部分。已往学界对于朱子门人学术思想重视严重不足。作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子门人群体学术思想专著,本书认为,伴随着朱熹学术思想形成和发展,逐渐聚集在朱熹周围所有朱子门人,构成了一个南宋中后期最为庞大复杂学术群体,在朱子学形成、发展以及推广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多重角色。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子学派 书讯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思想 博士论文
  • 简介:音戏是山东淄博音剧院专有剧种。"音戏"之名称,因其戏曲音乐由个音阶组成而得名,其前身是全省广为流行"肘鼓戏"声腔系统一个分支流派。"肘鼓戏"应写作"扌周鼓戏","扌周"为山东东、南部方言,意为"扭"、"拧"、"转","扌周鼓戏"之名称则因为摇晃鼓伴奏方式而得名。"扌周鼓戏"源于原始巫戏与道教结合后形成带有宗教性质以敬神、驱邪、还愿等为目的说唱。

  • 标签: 五音戏 扌周鼓戏 巫戏 源流
  • 简介:龚自珍思想核心是对封建衰世批判与为挽救衰世而寻找理论出路,而挽救衰世理论不在别处,就在经史之中。《经大义终始论》集中体现了龚自珍这一思想,书中借用《公羊》学三世说,提出了重视经济、制度与生产科技、文教作用,以及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基础社会历史发展观。因而,《经大义终始论》并不是对经大义训诂,更绝不仅仅是所谓《公羊》学三世说,而是龚自珍社会发展史观表现。

  • 标签: 龚自珍 五经大义 社会发展史观
  • 简介:中国孔子基金会"十三"学术规划暨《孔子研究》创刊30周座谈会,于20164月28日在北京金台饭店隆重举行。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桂晓风,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贾万志,副会长王志民、刘念远、张树骅、牟钟鉴、陈来、吴光、刘守安、李长明,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副理事长武卫华、牛廷涛、刘廷善,以及全国知名儒学专家、学术期刊和出版机构负责人、媒体代表等,共二百余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 标签: 孔子研究 学术期刊 基金会 座谈会 中国 创刊
  • 简介:唐太宗时由孔颖达主持编纂经正义》,以及明成祖时由胡广主持编纂经大全》,是中国经学史上两次最重要对经学文本统一,《经正义》编纂是为了解决“文字多讹缪”,和“儒学多门,章句繁杂”问题,为科举考试提供一个统一文本,因此他们首先对注家和义疏进行严格筛选和比较,并以“疏不驳注”原则处理二者关系。《经正义》则是为了用程朱理学纲纪人心,因此在对文本选择上存在着严重错误,在内容上墨守程朱,在编纂上疏于考证,舛误向仍。

  • 标签: 唐朝 明朝 儒学 《五经正义》 《五经大全》
  • 简介:马王堆帛书《要》篇有“正”一词,乃为古代易学讲君道特定术语。其内容是帝王取度于身所建立规矩绳权衡种法度,与八卦中某些卦、四时和方等相配纳,而形成易学模式。此配纳模式说明,君主布施规矩绳权衡正,其旨在因顺阴阳、谐和四时、理顺行,以达致天人祥和理想政治境界。此古《易》“正”要义,是君道合于天地、阴阳之道。

  • 标签: 《要》篇 五正 规矩绳权衡 易学
  • 简介:在帛书《要》篇中,"前祥而至者,弗祥而巧也","前羊"即翦祥,"弗羊"即祓祥,此句当释为:翦除凶邪而得福,消除灾殃而避祸。"孙正而行义",孙正即循正,意为遵循平常做法。义为宜,行义即行得其宜。"则是用倚于人也",倚通奇,"用奇"之"奇"与"孙正"之"正"构成一对范畴。"唯周粱山之占也,亦必从亓多者而已矣",是由多人占一种占法。"后世之士疑丘者",疑为责怪之义。

  • 标签: 帛书 《易传》 《要》
  • 简介:汉代阴阳行灾异说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漫长历史过程,其中刘向《洪范行传论》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要件和环节,对《洪范行传论》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解决两汉思想史研究中诸多疑问,弥补儒学史研究中薄弱环节。

  • 标签: 刘向 天人感应 阴阳 五行 洪范
  • 简介:思孟行与乐有密切关系。《史记·乐书》不仅保留了思孟行,而且以汉代行图式,凸显“聖”德地位。“聖”居中,含容“仁义礼智”,君位,宫音,土德,具有包容、为主、统合、生生意蕴。《荀子》、《中庸》,特别是《孟子》与《孟子字义疏证》中有不少关于“聪明聖智”与“天德之知”材料。戴震发挥,深得思孟个中三昧。与“聪明”相联“皇智”是一种“神明”、“天德”,是对“天道”体悟或神契,是体验、接近超越层“天德之知”。切不可从知识论视域,特别是主客对待认识论角度去理解思孟行。思孟行是具有终极信仰、以天道观为背景“天人聖智行观”,蕴含着深刻道德形上学思想,其枢纽是“聖智”。

  • 标签: “五行” “聖”德 天道观 道德形上学 汉代 思孟
  • 简介:阶幻方与洛书一样,蕴含着丰富易理思想。从阶幻方均衡和谐布局数字结构中.我们可以分别找到太极、阴阳、四象、行、八卦、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及其关系巧妙体现。我们从这里综合地思考易数系统,可能产生一个更广阔而深刻认识空间。

  • 标签: 幻方 河图 洛书 易数系统
  • 简介:有关儒家“仁爱”思想研究,人们比较关注问题之一,是“仁”这个字起源,即它最初构形以及与此相联本义。战国玺印文“[身心]”发现和释读,使人们看到了“仁”构形,也使重新理解“仁”意义有了可靠依据。郭店竹简中所有的“仁”(七十多个)都写作“[身心]”,不仅进一步确证了古“[身心]”存在,而且提供了有关儒家“仁爱”观念新文献,为研究“仁”带来了新途径和活力。

  • 标签: “仁爱”思想 “仁”字 身心合一 郭店竹简 儒家 德性伦理
  • 简介:唐宋之际代时期是儒学相对衰废时期,然而在吴越国,儒学影响却很大。儒学不仅对吴越国统治思想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吴越国政治实践同样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吴越国儒风独盛原因,一是要依靠中原王朝支持,就必须恪守儒学规范;二是儒学有助于吴越国统治;三是钱氏先辈和亲人影响。

  • 标签: 儒学 吴越国 钱谬 影响
  • 简介:11月22~23日在上海举行,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台湾政治大学50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新生教授主持开幕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博士、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江素华副部长、中山大学哲学系副主任马天俊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赵士发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詹康副教授先后致辞。

  • 标签: 博士生学术论坛 大学哲学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 简介:对董仲舒只讲阴阳不讲行、而《春秋繁露》大讲行,所以《春秋繁露》并非董仲舒所作,至少《春秋繁露》中行诸篇”有问题说法在哲学上和逻辑上进行了辩论,认为在讨论《春秋繁露》文献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一种以思想理路论真伪,以逻辑推断代替文本考证倾向.单纯文献考证也存在自己问题.

  • 标签: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五行 阴阳 伪篇 真篇
  • 简介:对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是否参与了《经正义》编撰这一问题,学者看法颇有不同。通过考辨史料,可知颜师古于贞观十二年开始参加了《经正义》编撰工作,但在贞观十五退出。退出原因为:在《经正义》编撰期间,唐太宗筹划封禅之事,所用礼仪多采纳颜师古《封禅仪注书》意见,但贞观十五年前往泰山封禅途中遭遇彗星,颜师古从而在政治上失宠;颜师古性格简傲,与编撰集团关系紧张,编撰队伍借机将颜师古排挤出去;颜师古与孔颖达等主撰者学术观点不同,编撰集团将颜师古对《经正义》所作疏解删削至尽,因而后来《经正义》撰者中不提颜师古名字。

  • 标签: 颜师古《五经正义》 编撰
  • 简介:孟子力主“仁义内在”说。《行》说文用这一思想对经文大加阐发。说文继承孟子扩充仁义端绪思想,发挥了经文“进”、“遂”等概念。受孟子影响,说文也为外在具体善行在心里确立了一个根源性起点——仁义之端绪,并把仁义实现圆满过程看作是从端绪出发,经由主体由内而外扩充而完成过程。说文在孟子语焉不详气论基础上提出了“仁气”、“义气”、“礼气”说,既合理解释了经文仁、义、礼实现过程,又拓展了孟子仁、义、礼根源性问题及其扩充问题。说文不提圣气、智气,是因为圣、智在经文中有独特地位,且包含了气内蕴。

  • 标签: 孟子 《五行》说文 仁义观
  • 简介:对于八卦与行两种理论体系结合根据,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两种理论各自特点,依据有关史料,“象”和“四方四季”可能是导致八卦与行结合两个原因。不能简单地用阴阳概念代表八卦,阴阳是行和八卦两者共同理论基础。

  • 标签: 八卦 五行 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