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逆行胆管造影取石术的护理要点及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医院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30例,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胆管造影取石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详细对比组间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各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术后排气、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P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内镜逆行 胰胆管造影取石术 护理要点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护理体会。方法179例疾病患者行ERCP术,据术中情况行内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及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naso-biliarydroaingeENBD),并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成功率95.1%,治愈率99.6%。并发症5例。结论ERCP安全、高效、经济,术前、术中、术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ERCP术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中配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技巧,分析影响插管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6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完成的小儿和成人ERCP操作各90例,统计其解剖相关数据、插管时间、下插管措施等数据,比较小儿与成人的十二指肠乳头区域解剖差异,分析影响小儿ERCP插管时间因素。结果小儿组成功插管88例,成功率97.8%;成人组成功插管90例,成功率100.0%。小儿组插管时间(187±67)s,成人组插管时间(247±86)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0,P<0.001)。十二指肠直径小儿患者(3.38±1.57)cm,成人患者(5.94±1.8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2,P<0.001)。十二指肠球部至乳头水平的距离小儿患者(2.44±1.15)cm,成人患者(4.22±1.4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7,P<0.001)。小儿患者乳头形态半球型居多[扁平26.1%(23/88)、半球51.1%(45/88)、圆柱22.7%(20/88)],而成人患者圆柱形居多[扁平9.1%(8/88)、半球23.9%(21/88)、圆柱67.0%(59/88)]。影响小儿ERCP插管时间的因素包括乳头形态、乳头硬度、视野位置、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至乳头距离、乳头与的距离、切开刀挑起程度等。结论ERCP操作时,十二指肠乳头更短、更硬及乳头朝向正常者,其插管时间更短,这些指标是插管的有利因素。

  • 标签: 儿童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插管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逆行胆管造影术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3-2017.3收治的逆行胆管造影术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并发症情况及意外伤害率。结果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疗法护理后,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临床并发症及意外伤害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逆行胆管造影术后病人恢复健康,其具有高效、安全的临床价值,其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诊治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在ERCP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趋势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并使ERCP广泛开展受到一定困扰。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该并发症发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PEP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优化的预防策略进行概括和总结。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术后胰腺炎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胆管结石患者,对其实施逆行胆管造影(ERCP)下取石术治疗,探究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石术治疗时间段为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将此期间72例患者分组试验,参照组(常规护理配合)和研究组(专业护理配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例数。结果:研究组在手术、住院等各个维度花费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在ERCP下取石术治疗期间采取专业护理配合,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复,预防控制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取石术 ERCP 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逆行胆管造影技术治疗疾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根据治疗方法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小于对照组(21.57%),其护理满意度(96.30%)则大于对照组(82.35%),且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根据逆行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 胆胰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子母系统是指十二指肠(母)与胆管(子)的组合,在母辅助下将子插入胆管后,可利用子的光学系统、灌洗通道、工作通道,对胆管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管进行X线透视成像,子母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直视下的胆管内部图像。本文从子母系统的发展历史、临床进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子母镜 经口胆管镜 胰管结石 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初步探讨双导丝技术联合支架对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后急性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的预防效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拟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双导丝技术联合支架,对照组采用传统胆管选择性插管,对比分析两组插管时间、PEP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和术中、术后出血情况。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共入组80例患者,试验组40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插管时间为(384±102)s, 2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无术后胰腺炎、术中术后出血发生。对照组插管时间为(427±115)s,6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3例发生术后胰腺炎,1例发生术中出血。试验组和对照组PEP发生率分别为0和 7.7%(3/39),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0%(2/40)和15.4%(6/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导丝技术联合支架可以成功进行胆管选择性插管,同时有效预防PEP发生。

  • 标签: 膆腺管 支架 胰腺炎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双导丝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胆管造影术(ERCP)对汇合异常(APBDJ)的诊断、治疗及其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确诊的52例APBDJ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用直观模拟标度尺(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腹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发生率为80.8%。常并发胆管结石(38.5%)、慢性胰腺炎(25.0%)及急性胰腺炎(15.4%)。ERCP确诊的患者中,磁共振成像(MRCP)的检出率为18.6%。下治疗包括下留置鼻胆管引流(ENBD)(61.5%)、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EST)(47.7%)及逆行胆管引流(ERBD)(23.1%)。治疗后,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1.2±0.8)分比(5.8±1.6)分,P〈0.05]。结论:APBDJ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胆管结石及急慢性胰腺炎发生率较高。ERCP是APBDJ一种可靠的诊断手段。可根据患者合并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改善症状。

  • 标签: 胆胰管汇合异常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留置鼻胆管引流 内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良性系疾病中逆行造影手术后期胰腺炎的危险要素。方法:在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这段时间内入我院开展逆行胆管造影的220位病人,使用单因素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良性系疾病中逆行造影手术后期胰腺炎的危险要素。结果:使用单因素分析法,我们可以知道病人患逆行胆管造影并发胰腺炎的危险要素,要记录下病患的性别、年龄、十二指肠乳头旁室位置、乳房括约肌切开情况、球囊的扩张度等,还要结合胆管的直径大小、括约肌的运动故障、插管步骤、糖皮质激素,调查病患过往病史中是否患过胰腺炎。如果病患的胆管直径不足10毫米,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插管、注射了糖皮质激素且过往患有胰腺炎都属于良性系疾病逆行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要素。结论:更好地把握良性系疾病逆行胆管造影并发胰腺炎的危险要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控工作,大大降低胰腺炎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良性胆系疾病 逆行胆胰管造影 术后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逆行胆管造影术术后临床护理手段,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方法62例住院的胆管的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该62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对比,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恢复情况。结果经过积极地治疗和全方位的护理,对照组中并发症患者有8例,观察组中并发症患者有4例,发病率、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和护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除了对胆管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整体性的护理效果较佳,能够降低发病率,治疗时间和费用降低,使患者更加满意并且临床疗效较高,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内镜 逆行胰胆管 造影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逆行胆管造影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胆管造影,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内镜 胰胆管造影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逆行胆管造影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胆管造影,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内镜 胰胆管造影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可切除恶性胆道狭窄(MBS)患者行经逆行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引流的疗效及总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因MBS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的3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疗效、并发症以及影响总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均P<0.01)。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7%(51/346),其中系感染发生率为13.0%(45/346),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为4.6%(16/346)。患者ERCP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1.0 d(70.3 d,246.5 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门部胆管狭窄(HR=1.85,95% CI 1.44~2.38,P<0.01)、术前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HR=1.75,95% CI 1.30~2.36,P<0.01),糖类抗原199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HR=1.27,95% CI 1.00~1.61,P=0.050)、有血管及器官转移(HR=1.32,95%CI 1.04~1.69,P=0.023)及退黄效果不佳(HR=1.37,95%CI 1.02~1.85,P=0.037)是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MBS。肝门部胆管狭窄、术前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糖类抗原199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有血管及器官转移和退黄效果不佳的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MBS患者可能总生存较差。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恶性胆道狭窄 支架 黄疸,阻塞性 总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疾病诊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7月因疾病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ERCP的1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所患疾病分为胆道疾病组及胰腺疾病组,分别统计ERCP操作次数、技术成功率、诊断、干预措施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分析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127例患儿中男54例、女73例,首次行ERCP的中位年龄14岁,共接受ERCP治疗181例次,成功率98.3%(178/181)。术前影像学检查中B超、CT及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对儿童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4.1%(53/98)、56.1%(37/66)、79.3%(88/111),3种检测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3,P<0.001)。胆道和胰腺疾病行ERCP最常见适应证分别为胆总管结石(77.0%,107/139)和胰腺先天结构异常(31.0%,13/42)。ERCP术后患儿腹痛明显缓解,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均P<0.001),胰腺疾病组患儿术后较术前血淀粉酶水平显著下降(t=7.73,P<0.001)。ERCP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2.2%(22/181),其中以PEP发生率最高(7.2%,13/181),胰腺组PEP的发生率高于胆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7/42)比4.3%(6/139),χ2=7.38,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是PEP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0,95%CI 0.67~0.96)。结论MRCP是儿童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儿童ERCP操作技术成功率高,对疾病的缓解作用明显,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疾病的诊疗。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儿童 胰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重度逆行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PE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6 731例初始乳头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插管操作以及术后并发症相关参数均为前瞻性收集。主要研究终点为中重度PEP,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重度PE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 731例初始乳头的ERCP患者总体PEP发生率为5.3%(n=359),中重度PEP发生率为1.0%(n=68)。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ERCP适应证、插管方式、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误进次数以及有无学员参与插管等因素均与中重度PEP发生有关(P<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2,95%CI:1.28~4.21,P=0.006)、非胆总管结石(OR=2.04,95%CI:1.16~3.59, P=0.014)、插管时间≥5 min(OR=2.23,95%CI:1.20~4.13,P=0.011)、误进次数≥1次(OR=1.88,95%CI:1.03~3.44,P=0.040)和无学员参与插管(OR=1.81,95%CI:1.02~3.22,P=0.043)是中重度PE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PE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非胆总管结石、无学员参与的插管以及困难插管。ERCP围手术期全程管理应重视对上述因素的评估。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危险因素 中重度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在逆行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逆行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的患者 5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8月 -2019年 9月间,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 n=29,给予患者常规护理配合)与优质组( n=29,给予患者有优质护理配合),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质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逆行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配合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