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临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缓解紧张的接续局面,以禾草沟二号煤矿30101综采面为工程背景,对巷道的布置和支护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矿压活动规律,优化巷道布置和支护方案,成功将巷道留住,对实现矿井持续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坚硬顶板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 简介:摘要:广东某LNG储罐扩建工程,储罐基础为高架空桩基础结构,外墙内径为94.2m,外墙厚度900mm~1200mm。承台直径100.6m,环形区域厚度1.6m,中心区域厚度1.4m。承台混凝土强度为C50P8F200,通过合理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及借鉴经验,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LNG储罐 大体积混凝土 超厚承台 混凝土施工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针对煤矿开采工作过程中,巷顶板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展开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对巷顶板产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巷顶板安全救援工作策略,有效提高煤矿井下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 标签: 煤矿 巷道 事故 预防 救援
  • 简介:摘要:煤层石门揭的支护工艺,主要是通过对巷道的支护进行让压处理,将原有的U型钢棚支护优化为锚索支护,并进行喷浆加固,使得掘进期间更加安全,相较于传统钢棚支护工艺,将原本受制于被动支护变为能够主动支护,减少巷道施工难度,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巷道支护成本,增加了巷道顶板的安全性,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标签: 煤层石门 揭煤工艺 支护工艺变革
  • 简介:摘要:断层一直是严重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在煤矿井巷施工尤其是巷掘进巷道中,经常会通到一些断层构造。如何安全顺利地穿过断层尤其是大断层,对提高单进水平,实现安全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就对煤矿掘进中,断层的形成,以及如何安全过断层做了简要分析。

  • 标签: 快速掘进 断层 支护
  • 简介:[摘要]分析本厂锅炉给粉机下粉不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屡次发生燃烧器喷口烧损现象,同时炉膛内部水冷壁存在挂灰、结焦、鼓包、膨胀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从机组入炉煤质、燃烧器结构、燃烧及配风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就粉锅炉低氮燃烧原理和措施进行研究。

  • 标签: []锅炉 煤粉炉 燃烧原理
  • 简介:摘要: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都已比较成熟,并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这一切都说明巷锚杆支护的可行性和安全可靠性。从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生产安全、获得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在巷中推广锚杆支护是势在必行的。积极组织推广巷锚杆支护技术,是煤矿巷道支护技术发展的必然。

  • 标签: 锚杆支护 参数设计 围岩
  • 简介:低氮燃烧技术作为控制NOx排放量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环境质量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旨在研究NOx生成途径以及控制技术,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在粉锅炉上低氮燃烧技术应用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 标签: 低氮燃烧技术 煤粉锅炉 应用分析
  • 简介:新疆艾维尔沟矿区是侏罗纪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小型山间含盆地。多项变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级在横向上分带明显,垂向上级突变,岩组份中出现热变显微组份,晶核指标(La/Lc)大于1,矿区广泛发育热液石英脉和方解石脉,煤层围岩也具有中低温热液蚀变现象。所有这些特征都充分表明,艾维尔沟的变质属区域热变质类型。推测其附加热源位于该盆地西部,地下水热液的对流为主要热传导方式。矿区及其外围的构造、地层结构、地势、水文等条件均有利于地下水热液循环。

  • 标签: 煤级 煤变质 地下水热液 热变质作用 艾维尔沟
  • 简介:摘要:选煤工艺是选煤厂的灵魂,决定着选煤厂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成本、产品结构及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动力选煤厂的选煤工艺设计。

  • 标签: 动力煤 选煤厂 选煤工艺 设计
  • 简介:本次研究以淮南矿区C_(13)、B_(118)、B_(10)、B_(4b)和A_3煤层为实验样品,应用Rock-EvalⅢ(OilshowAnalyzet)仪器分析其热解色谱特征,并对五层的产烃能力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热解色谱 有效碳 淮南煤矿
  • 简介:【摘要】2016年至2021年,北方许多地方把治理大气污染的着眼点放在农村,在农村地区积极推进“气代”工程。本文以地处“首都圈”、与山东、山西、河南三省相邻、曾经国内空气质量排名最差的某地级市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大量材料,运用大范围、多层面的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跟踪政府补贴、燃气市场、雾霾治理、农村使用效果等多方面,深入探讨北方农村“气代”工程效果。

  • 标签: 北方 农村 气代煤 效果
  • 简介: 摘要:近年来,输设备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人身伤害及死亡事故居高不下,这些事故不单单给其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对各单位也是惨痛的教训,更给领导和职工增加了压力和负担。鉴于此,本文对发电厂输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了探索。

  • 标签:         发电厂 输煤设备 安全运行
  • 简介:摘要:制粉系统作为电厂主重要系统,其粉的正常输送是保障电厂发电效率的基础。给煤机经常出现的断问题是火力发电厂运行与维护中普遍面临的难题之一,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到电厂发电效率。本文就断的可能原因作出分析同时针对机组不同状态,提供两种适应性的解决方案,对存在同类问题的机组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给煤机 断煤原因 解决方案
  • 简介:9.1综述如果目前的气候预测是正确的,未来10.20年气候变化和变率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气候预测指出了激烈天气的强度、分布和发生频率的重要变化;海冰减少导致北极无冰海面出现航海通道;高山冰川持续融化和连续创纪录的变暖趋势(IPCC,2001)。

  • 标签: 气候变率 气候预测 气候变化 发生频率 变暖趋势 海冰
  • 简介:王乃仙在2007年3月19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世界气候确实在变,而且过去在变,现在在变,将来还要变。问题是朝着什么方向变?是变好呢,还是“日趋恶化”?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各方说法不一。有两种说法比较有代表性。一种是变冷说,也叫“冰河期说”,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气象学家认为高纬度地区变冷是世界气象反常的原因。另一种是变暖说,或者叫“大气热污染说”,

  • 标签: 气候变化 世界气候 气象学家 高纬度地区 冰河期 热污染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台站50年(1951-2000年)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我国从1951/1952-1999/2000共49个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平均)的气温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F)分解。第1模态表现为全国一致的增温或者降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冬季气温增暖明显,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第2模态则表现为南北温度的反相关系,20世纪80和90年代,我国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和西北的温度增加,而我国南部则温度降低。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提取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信号更清楚地反映出这些变化。而且这两种模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正位相叠加使得我国冬季持续偏暖,在降水场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加剧了华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对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回归分析表明,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第1模态与半球尺度上的北极涛动(A0)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它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南北环状模态;而第2模态则与中高纬大气环流中的一波结构联系密切,它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反相的振荡模态。这就表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中的基本气流及其扰动有密切的关联。作者还讨论了大气环流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机理,并指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经验正交函数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
  • 简介:利用太平洋区域近300个验潮站的月平均海平面观测资料,初步揭示了赤道带(10°N-10°S)和高纬带(30°N-50°N,30°S-50°S)的两个纬度带内平均海平面的年际变化与地球自转际变化之间的关系。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加速时,太平注赤道带平均海平面上升,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下降;地球自转减速时,太平洋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上升,赤道带平均海平面则下降,据此,我们指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海平面纬向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地球自转 日长变化 年际变化 验潮站 纬向变化
  • 简介:2007年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50a观测到的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地质气候记录证明,早在人类排放能够影响大气以前的CO2浓度变化均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气温变化.地质时期CO2浓度的波动是跟随气候变化变化,是被大气温度驱动的结果,而非相反的CO,驱动温度变化.将现在全球变暖完全归因于人类排放CO2的增加,无法解释1940-1978年的降温事件.通过更长尺度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气候是处于全新世变干变冷的大趋势之中,即使现在全球略有变暖,也只是处于变干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将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片面夸大归因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忽略了自然因素的贡献,其依据显得缺乏科学说服力,其做法不免有些令人担忧.

  • 标签: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