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语言教育,美国开发了英语能力标准、测评及教师职业学习体系,推动了该国第二语言教育从学业语言到学业素养的转向,建构了完整的学业素养基本原理,形成了学业素养发展的语境、实践以及学习方法。这种新取向对于我国的语言测试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 标签: 多语青少年 学业语言 学业素养 语言测试
  • 简介:读后续写任务是一种将语言输出与输入紧密结合的题型,旨在加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该任务中,学生阅读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续写。本研究通过考察和对比读后续写与另外一种传统的学习任务——阅读理解对于二语学习者在汉语空间短语结构习得上的作用,探讨读后续写任务的促学作用。本研究将两个自然班的汉语二语学习者随机分为两组:读后续写组和阅读理解组。研究采用“前测-干预-后测1-后测2”的设计模式。在干预过程中,读后续写组完成读后续写任务,即使用中文续写一篇含有目标结构的文章;与此同时,阅读理解组完成阅读理解任务,即阅读同一篇文章后回答问题。南于汉语空问短语包括三个方面特征:框式结构、介词用法和方位词用法,因此两项任务对于汉语空间短语结构习得的作用将通过学习者在三次测试中目标结构的三个方面的正确率来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从前测到两次后测,读后续写组的目标结构正确率取得了显著提高,而阅读理解组则无此表现;2)在后测中,读后续写组的日标结构正确率显著高于阅渎理解细。

  • 标签: 读后续写 汉语空间短语 协同
  • 简介:“符号传播学”与“传播符号学”是一有本质区别的概念,这种区别基于符号学的不同理解。如果我们把符号学视为一种方法论,传播学与符号学的结合就形成了符号传播学。符号传播学就是用符号学的方法来分析传播现象,进而揭示出传播过程背后所隐含的本质规律。如果我们把符号学视为一种世界观,传播学与符号学的结合就形成了传播符号学。传播符号学就是将传播学引入符号学,进而揭示出符号学的世界观如何体现在传播现象之中。因此,“符号传播学”与“传播符号学”绝对不能相互替代。

  • 标签: 符号传播学 传播符号学 世界观 方法论
  • 简介:本研究探讨词汇出现频率阅读与听力过程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参与者为以英语为外语学习的中国学生。本次实验涉及3个词汇出现频率,共15个新词,参与学生为60人。为了检验学生新词的形式与含义的掌握程度,一共设计了四个测试,分别为词形回想、词形辨别、含义回想、含义辨别。实验结束后共进行两次测试。第一次于实验后,主要用于测试词汇掌握程度。第二次为实验结束两周后,主要用于测试词汇的短期记忆能力。实验结果显示:阅读与听力这两种模式均能促进新词的掌握,但是阅读更具优越性。词汇出现频率两种模式的词汇附带习得都具有极大影响。由于结果只显示了部分词汇的习得,意味着如要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作用,不仅要考虑词汇出现频率,同时仍需考虑学生对词汇的处理能力。本研究最后对词汇的教与学提出了新见解。

  • 标签: 附带词汇习得 词汇出现频率 阅读 听力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显性元语用教学中国的外语学习者习得恭维语回应的影响。82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这次研究。实验组除常规英语教学外,接受恭维语回应的显性教学,控制组为常规教学。研究采取的是前测/后测实验设计,并通过书面语篇补全测试来收集数据。该测试设计了六个情境,涵盖三个恭维话题(外貌、能力、品格)。研究结果表明:就宏观回应策略而言,实验组大幅度降低了接受策略,增加了混合策略的使用;就微观策略而言,实验组大幅度减少了感激策略的使用,增加了双重接受策略的使用。控制组学生在后测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本研究对外语环境下的语用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教学参考和启示。

  • 标签: 恭维语回应 显性元语用教学 书面语篇补全测试
  • 简介:本文针对韩语语言习得条件下,中国双语话者在对韩语的习得过程中,其韩语汉语在单词运用能力以及语法特性的逆向迁移作用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语一语在词汇多样性运用和语法特性的影响呈现双向显著影响作用。双语话者的二语习得一语词汇多样性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正向迁移作用。在写作任务中,二语话者没有体现词汇丰富性下降现象,反而呈现出显著的词汇多样性运用能力的提升。但是,双语话者在写作中呈现了更多的语法错误和更长的词汇回忆时间,显著体现出二语一语的负向迁移作用。该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二语导出模式没有取代或恶化一语的词汇应用能力,反而对他们的一语表达起到了促进增强作用。该现象可以被特定为已存在的一语语言的概念系统和语言选择的增强作用。即,二语话者的一语语言应用能力会因二语语言的习得而有所提高。本研究多重语言研究中二语不仅对一语有负向干预作用(负向迁移),同时一语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正向迁移)的理论起到了积极的实证检验作用。

  • 标签: 词汇多元化 词汇多样性 词汇丰富性 语法特性
  • 简介:关于镜像是否是符号的论辩已逾卅载。镜像不仅是一种符号,还是物符号和心灵符号之间的分界点。在镜像阶段,镜像主体的自我建构与语言等符号所起的作用一样,只是其具体功能有所不同,主体在对镜像的试错与比较中认识自我。符号自我包含“客我”“主我”和“你”三者,它们之间会形成对话关系,因而在镜像阶段之后,镜像符号自我的建构方式,可以根据发送意图分为指向“客我”、指向“你”和指向“他者”三种。不同的自我建构方式,表现出镜像符号的不同功能。

  • 标签: 镜像 符号 符号自我 自我建构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哲学范围内的语言学转向无疑将极端相对主义的种子埋藏进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之中。如今,相对主义与建构主义几乎已经成为了后现代对待真理与知识的正统观念,"凡事依情况而定"俨然已经成为了其在面对任何疑问时所作出的普遍回应。然而,在这一"等值信条"的平等、民主、思辨的表象之下,实则暗藏着后现代自己也未曾意识到的对于绝对真理的恐惧:现代人用相对主义打破了绝对真理的垄断性权威,却在后现代时期通过一切确定、

  • 标签: 后现代社会 相对主义 文化诊断
  • 简介:英雄史诗《尼伯龙人之歌》(约1200年)中有四段关于梦境的描写,它们都对之后的情节起到预示作用。本文从不同的叙事方式以及人物反应、情节发展、意义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史诗中的梦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叙事角度来看,史诗中的人物对于这些梦境的反应不完全遵循逻辑,但是都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通过这些梦境,史诗塑造了一种"毁灭的机制",将所有情节的发展都预先注定,也使所有角色的行动都与情节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这些梦境中所出现的母题和意象在中世纪文学中都具有象征意义,人物形象和文本主旨有揭示作用。最后,梦境指出了爱情(minne)、忠诚(triuwe)、痛苦(leit)和复仇(rache)之间存在的联系。

  • 标签: 《尼伯龙人之歌》 中世纪 史诗 梦境描写
  • 简介:语篇是一个充满争议并且广受关注的概念。在相关学界讨论语篇的众声喧哗中,“修辞结构理论”(RST)以其独特的切入点引起广泛而持续的兴趣。这是一个以“修辞”的名义研究语篇组织原理的理论模式。它通过识别使语篇的多模态成分得以组合为功能单位的“修辞关系”,揭示由处在不同层面的这些关系自下而上递进交织而在语篇中形成的全覆盖、级差化的单一修辞结构(singleoverarchinghierarchicalrhetoricalstructure),为判断语篇的连贯性确定了一个独特的标准,同时也为理解语篇的总体目标及其实现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无启发的视角。然而,假如将修辞结构理论置于当代修辞思想及语篇理论发展的大视野中加以考察,则不难看出将该模式用作阐释工具所造成的问题远超过它所能提供的帮助。考虑到语境已成为主流语篇研究的着眼点,修辞结构理论对文本本身的专注凸显了其阐释能力的局限。另一方面,该理论所预设的“修辞”及“修辞关系”与修辞学界“修辞”的主流理解也相去甚远。将“连贯”确定为探索语篇组织原理的核心议题尤其使人这一模式的“修辞”属性生疑。修辞研究而言,该理论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它将注意力引向在语篇研究中构筑起一个有别于主流路径的修辞视角的可能性,促使修辞学家思考跟语篇及其概念化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 标签: 语篇 修辞结构理论 修辞关系 连贯 “辩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文化、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着手,得出了跨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及其我们学习一国语言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文化 语言 文化冲击 跨文化交际
  • 简介:因果关系的确定问题一直是法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德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司法实践确立了"私人保险"和"法定保险"的两元因果关系认定体系,同时在"私人保险"领域实行"比例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我国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在实践方面,保险案件中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具有认定上的单一性的弊端,简单化地认定因果关系,不加区分地确定认定标准,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效仿德国,确立的"两元性"的因果关系认定体系,我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德国 私人保险 法定保险 因果关系
  • 简介:2016年8月2日新出台的日本防卫白皮书中横加指摘中国在东海、南海的公船航行及建设岛礁,渲染了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威胁。使中国的国家形象蒙受损害。本文运用Fairclough三维话语分析框架。2016年防卫白皮书进行批评分析,通过分析白皮书中词汇选择、被动句及互文手法等的话语策略运用,试图揭示日本政府的权力与利益取向“中国威胁论”话语建构产生过程的影响,挖掘日本制造“中国威胁论”的意识形态,从而揭露中国威胁论的虚伪与双标。

  • 标签: 日本防卫白皮书 “中国威胁论” 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实践 意识形态
  • 简介:唐作藩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音韵学家、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六十余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文章评述了他在音韵学、汉语史、古代汉语、方言学和词典编纂以及古代汉语教学方面的学术贡献。

  • 标签: 唐作藩 音韵学 汉语史 古代汉语 方言 词典编纂
  • 简介:语言本身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语言为媒介产生的话语具有建构功能,会对国家形象的塑造直接产生影响。北京奥运会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人类共享的文明盛会发生在国内社会及国际范围双重语境之下。在奥运会筹办、火炬传递、开幕式至闭幕式全过程中世界各国给予高度关注.其中不乏反对声音。对于中国而言。厘清他国对本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也是国家形象话语博弈中制胜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俄罗斯媒体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作为语料。采用话语分析方法探究俄罗斯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和建构,并与本国国家形象的定位作对比,辨析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对于未来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俄罗斯语境 国家形象 北京奥运会 话语分析
  • 简介:通过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不同机构同一事件在同一时间的英文报道进行语篇分析,可以反映两篇报道的不同点,并可以揭示不同点中所蕴含的不同语义。从及物性系统的过程类型出发分析语篇有利于阐释各过程类型中的动词内涵,有助于读者准确、系统地了解语篇的实质及理解其内涵,语篇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 标签: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丹麦枪击事件 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