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是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解剖学者、临床工作者和医学研究生。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促进解剖与临床两大学科之间的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面向临床,服务于临床。

  • 标签: 临床应用 解剖学 杂志 稿约 卫生工作方针 科技论文
  • 简介:《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原刊名《解剖与临床》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解剖学者、临床工作者和医学研究生。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促进解剖与临床两大学科之间的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面向临床,服务于临床。本刊设有述评、断层解剖与影像、应用解剖与临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短篇论著、个案报道、变异与畸形、解剖与临床知识讲座、综述等栏目,主要刊登临床应用解剖、断层影像解剖、与临床应用有关的实验形态学研究性文章,以及临床各科,特别是手术、医学影像和介入等学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体会、病例报道等文章。

  • 标签: 临床应用解剖 中华医学会 解剖学 杂志 断层影像解剖 稿约
  • 简介:摘要认识事物从名词概念开始,解剖学的名词概念多,认识《解剖学》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探讨了认识《解剖学》名词的方法概要法、比较法、扩展法、指认法、叙述法和类比法。

  • 标签: 解剖学 名词教法 探讨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极为重要,如何搞好剖学,如何教出自己的水平?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剖学知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本学科教学特点及教学功能,不断努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教育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依托CTA对患者肝动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意义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10例患者肝动脉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类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各型变异发生率和变异分部情况。结果本组210例患者中正常174例,变异型36例,与MICHEL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肝癌病例64例,其中正常40例,变异型24例,与所有病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变异情况多样,通过CAT分析可清晰了解肝动脉解剖变异情况,对后期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动脉 变异 CAT 分析
  • 简介:基底核区是靠近脑底的大脑半球内神经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在种系发生上,尾状核与壳核是新的结构称新纹状体,苍白体称旧文状体,其功能属锥体外系.

  • 标签: 脑血管 基底核区动脉 解剖
  • 简介:【摘要】胸腺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重要的中枢性淋巴器官和内分泌器官,同时其对神经肌接头的功能也有直接的影响[1],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临床上一系列胸腺疾病的出现,如:胸腺瘤、胸腺囊肿及胸腺增生等。根据目前医学现状,对于此类胸腺疾病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手段[2]。但由于胸腺结构较为复杂,血管变异情况较多,给临床手术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完善胸腺解剖学数据,避免临床手术不必要的损伤。

  • 标签: 胸腺 解剖学测量 解剖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SCT的断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模型对骶髂关节形态特点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新型骶髂关节前方的弧形解剖锁定钢板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68位成人患者(男性36例,女性32例)骨盆SCT数据测量,测量骶髂关节弧形板放置路径中的骶髂关节线(AB、BC)及AB与BC的夹角、骶髂耳状面的连线(DE、DF)及DE及DF的夹角,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骶髂关节线男性AB:(24.65±6.37)mm、BC:(28.64±8.18)mm1为133.18°,女性AB:(19.54±4.58)mm、BC:(31.29±8.84)mm2为131.38°;男性DE:(22.26±4.82)mm、DF:(19.08±3.39)mm1为63°女性:DE:(18.94±5.20)mm、DF:(21.27±3.65)mm2为63.3°;平卧位时骶骨的侧部呈与水平面平行,这种关系减少了CT影像测量与实体测量的误差。结论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骶髂关节线及性别具有的相关性,与左右无明显的相关性,骶髂关节形态决定骨盆形态及承受力的稳定性作用。新型弧形锁定解剖钢板的应用,能够与骶髂关节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行时间,增加力学的稳定性。

  • 标签: 骶髂关节 SCT扫描 三维重建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有2个重复趾并连以及主趾内翻畸形的轴前多趾的解剖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手术整复方案及其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一类特殊轴前多趾病例资料,患者表现为重复的趾皮肤并连,有主、副趾之分,胫侧趾发育不良,腓侧为主趾但均伴明显的内翻畸形。分析此类畸形的解剖特点、手术切口设计、骨关节矫正方式并随访术后趾轴向以及对行走功能的影响。结果共纳入该类轴前多趾患儿10例(12个趾),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5~45个月,平均19.3个月;单侧8例,双侧2例。所有病例均为重复趾完全并连、胫侧趾发育不良且向近端移位,腓侧趾为主趾但不同程度内翻(内翻角度25°~90°,平均55°)。术中见趾外展肌止点附着于胫侧趾,连带并连的主趾跖趾关节向内侧脱位,并伴有跖趾关节面的倾斜。手术切口设计:3趾内翻角度25°~40°,采用环绕多趾的齿状切口;3趾内翻角度45°~90°,采用多趾近端蒂皮瓣切口;6趾内翻角度75°~90°,采用双Z成形切口。骨关节矫正方式:多趾切除后,2趾的轻度内翻在经松解主趾胫侧挛缩软组织、趾关节复位后,轴向获得矫正;其余10趾行跖骨或趾骨胫侧撑开式截骨后,轴向获得矫正,其中9趾骨缺损行楔形植骨。创面闭合方式:全部患趾的手术创面均顺利关闭,其中采用多趾近端蒂皮瓣转移的3趾中有2趾因皮肤不足,行植皮补充;采用双Z成形切口的6趾,虽然内翻角度大,但经延长胫侧纵向皮肤后均能完全关闭创面。术后2例失访,其余8例(10趾)随访5~38个月(平均13个月),除1趾内翻矫正不足(内翻15°),2趾矫枉过正(外翻15°、20°),其余趾轴向正常;所有病例穿鞋行走正常。结论趾外展肌止于发育不良的胫侧趾,连带并连的主趾跖趾关节向内侧脱位导致内翻,并伴有跖趾关节面的倾斜是这类轴前多趾的解剖特点。主趾的内翻畸形以及矫正内翻后胫侧皮肤的不足是其手术难点。术中松解外展肌止点并行撑开式截骨可获得良好的轴向矫正,采用双Z成形切口能充分延长胫侧纵向皮肤,可一期关闭创面,无需植皮。

  • 标签: 轴前型多并趾畸形 趾内翻 双Z成形
  • 简介:背景: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Danis-WeberB骨折所占比例较大,对外踝的解剖复位以及选择适合的内固定物是修复成败的关键。目的:观察解剖型钢板和空心螺钉联合内固定修复踝关节内外侧面骨折的解剖复位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Danis-WeberB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内固定方式外踝均选用钢板螺钉固定,内踝骨块均选用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及Kofoed踝关节评分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以目测类比评分评定修复后疼痛程度的改善,根据影像学结果分析内固定后对线对位的生物力学水平。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踝关节AOFAS评分、Kofoed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像学结果显示,内固定后对线对位良好。有1例感染患者,其他无不良反应。提示应用解剖型钢板和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踝关节内、外踝双踝骨折,可发挥解剖钢板与空心螺钉各自的特点及生物力学优势,使骨折达到踝关节的解剖复位。

  • 标签: 植入物 骨植入物 双踝骨折 解剖钢板 空心螺钉 内固定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股骨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患者 44例,分为解剖锁定钢板组( n = 20)和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组( n = 24),随访分析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4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 10~ 36个月。解剖锁定钢板组较 DHS内固定组能够获得更高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且感染、疼痛、股骨头坏死和断钉断板的发生率明显为低。 结论 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伴粗隆下骨折具有安全有效、牢固固定、能早期活动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and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femur. Methods 44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group (n = 20) and dynamic hip screw (DHS)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n = 24). Results 44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0-36 months. Compared with DHS group, anatomic locking plate group can obtain higher excellent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pain,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d broken nail plat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Conclusion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解剖平行双钢板、垂直双钢板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肱骨髁上骨折的46例患者,将46例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患者23例,实验组有患者23例。实验组给予解剖平行双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解剖垂直双钢板治疗,观察并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应用解剖平行双行板治疗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术后恢复更好。结论解剖平行双行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解剖型平行双钢板 解剖型垂直双钢板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各14例,术后用ConstantFunctionalScore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优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优于人工肱骨头置换。

  • 标签: 老年 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为比较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解剖标志和显露范围差异。方法对9例汉族成人灌注尸头采用经鼻-蝶窦入路进行解剖,其中4例行显微解剖,5例采用内镜下解剖,在内镜与显微镜下分别对入路的解剖标志和显露范围进行比较。结果在蝶窦内,内镜下可以观察到更多的解剖标志以确定鞍底、海绵窦等重要结构的位置;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更易于向颅前窝底、鞍旁海绵窦和斜坡方向扩展。内镜与显微镜下的操作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内镜经鼻-蝶窦入路鞍区及其周围的显露范围较显微镜下更大。

  • 标签: 蝶窦入路 神经内镜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学 比较
  • 简介: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疝外科领域是一个必须关注的解剖结构,是热门的讨论议题之一,但是疝和腹壁外科对腹横筋膜的定义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利于准确理解腹股沟区腹横筋膜以及其它筋膜解剖的理解,造成了一些紊乱,本文从基础解剖和胚胎学的角度对腹股沟区腹横筋膜以及其它筋膜进行分析,以理清腹股沟区腹横筋膜的解剖学问题。

  • 标签: 腹股沟 筋膜 腹膜前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颈椎人工间盘假体应用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采用三维打印解剖仿生颈椎间盘置换治疗的18例单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45±8)岁(范围:28~58岁)。手术节段:C3~4 2例,C4~5 5例,C5~6 9例,C6~7 2例。对术前、术后1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手术节段活动度(ROM)、假体移位、假体下沉。不同时间点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大于12个月。手术前后患者JOA评分、VAS、ND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1个月、12个月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70,P=0.135;t=1.744,P=0.099)。术后12个月假体下沉距离为(0.29±0.13)mm(范围:0.18~0.50 mm),假体移位距离为(0.71±0.20)mm(范围:0.44~1.08 mm),无假体下沉或移位>2 mm病例。结论三维打印解剖仿生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早期临床疗效良好,能在保留颈椎活动度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 标签: 颈椎 仿生学 颈椎间盘置换术 三维打印 解剖仿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究。方法A组(髓内钉组)患者在利用C臂机插入髓腔导针,置入适合的主钉,到关节面下置入导针。B组(解剖锁定钢板)组患者沿股骨颈方向选取合适的解剖锁定钢板,将导针自钢板上端钻入股骨头、颈内。利用C臂机,选取合适位置,拧入适合的螺钉使其与并与钢板进行有效锁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少于B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锁定钢板组患者,表明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式由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方式。进一步对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深入的探究,了解此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并进行改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