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绿”字想到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因“绿”字用字新巧,“乃神光所聚”(刘熙载《艺概》),故使此诗“境界全出”(王国维《人间词话》)。据洪迈《容斋随笔(卷八)》记载,吴中人士藏有此诗草稿,发现修改过程是这样的:“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的确,“绿”字既具形象化又富有情趣,以通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于万物的绿化作用,一句诗俨然就是一副绝美的江南春色变化图。后来,王安石在《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中有“除却春风沙洲绿,一如看汝过江时”这样的诗句,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认为这“也许是得意的话再说一遍”。其实,此句比上句更妙。上句的春风和绿是两样东西,由于春风,江南变绿了。此句则认为并非春风能使草木成绿色,而是春风本身就是绿色的。因此,春风吹到之处,水边沙际,就成一片绿色了。以春风有色且可染,应该是诗人更加细致观察体悟之后的通感。可见,这个“绿”字真是王安石的得意之笔。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学周刊:中旬》 2012年1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