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女孩(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阿苔尔开始投入积极生活,但她不幸在恋爱上受挫,遭人抛弃,愤而投水自杀。有幸被杂技演员“飞刀”卡波救起。出于同情,决定收她为自己节目的搭档,带她到各地巡回演出,可是在演出过程中,阿苔尔始终执著地认为“爱的机遇”,有时却随意与人厮混;但卡波始终重视友谊的纯洁,排除干扰,心无杂念,规劝阿苔尔放弃虚幻观点,正视现实、相信友谊。但阿苔尔最后决定,不能与卡波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卡波却深信,唯有他对阿苔尔的这份纯真友谊是永恒的。作者在编写过程中,逆剧作的所有旧传统,强调创作的随意性,主张作者的主观想象,因此形成当前法国电影界所主张的“后现代主义”。仅供参考。影片于1999年正式上映后,曾受到法国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该片于2000年被法国“恺撒大奖”提名为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奖。法国《电影手册》认为歌颂友谊的题材并不鲜见,但以这种方式来赞美纯真友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是富于独创性的。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电影创作》 2001年3期
出版日期 2001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