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痰之“无火”“有火”在治疗慢性肺心病中的临床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明代医家赵献可善有“痰者,病名也。原非人身之所有,非小注为痰,则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无火之异耳”,“说明祖国医学理论认为痰是体内水液运行。输布障碍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而痰之所以形成,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水冷”,二是“水沸”。在辩证方面指出,当辩明“有火”“无火”的区别。这对指导临床对痰饮病的辩证论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慢性肺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新医药》 2004年9期
出版日期 2004年09月1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