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朦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扑朔迷离,依稀仿佛,恍恍惚惚,绰绰约约,谓之朦胧。历代文人,均重视朦胧。唐代诗人王维所描绘的'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山水论》)的早景,就富于朦胧美。宋代郭熙说:'一障乱山,几数百里,烟嶂联绵,矮林小宇,依稀相映,看之令人意兴无穷。'(《林泉高致》)明代莫是龙说:'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画说》)明代董其昌说:'若重山复嶂,……望之模糊郁葱。'(《画禅室随笔》);清代恽正叔说:'求桃源如蜃楼海市,在飘缈有无之间'(《南田论画》)这些描述,都包含着朦胧的韵致。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文史知识》 1992年3期
出版日期 1992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