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肛肠动力学的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4期
关键词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术后疼痛 肛肠动力学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14-01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患者肛管齿线以上及内口部分出现多管道肛管直肠瘘的情况[1]。该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病情可癌变,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手术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但该病治疗难度较大,传统手术会导致肛门狭窄及变形等情况,治疗及预后效果较差[3]。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则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感染,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为探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与传统手术效果对比来判断该方法的优越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肛肠科接受诊治7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本次调研对象,将他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若患者对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认可,则予以排除 排除有严重精神障碍或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对本次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51.2± 3.6)岁,男19例,女2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50.9± 3.8)岁,男21例,女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大体上一致,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实验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进行治疗4。通过探针,指针与注射美兰等方式确定患者内外口数目,管道走向及手术进行部位,在患者肛门口开窗部位行合适的大小约在2.15cm左右的放射状外口,在主管道部分放置探针,并从内口处伸出,对开口处松紧进行调节并进行结扎,对支管外口行放射状切口操作,保证两个切口见距离在2.15cm左右,并进行引流与止血,在手术完成后注意防感染等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该组患者进行人造切后的方式与实验组相同,然后用手术刀对患者肛门内的内括约肌及管道位置和肛门外的括约肌下皮等处行放射状切口,对肛门外存在的坏死组织及疤痕组织等进行清理,然后先将耻骨直肠高位管道处结扎,再对肛门外括约肌深部进行相应处理,并对支管等进行切除,术后实施常规消炎抗感染措施。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
出版日期 2019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关键词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术后疼痛 肛肠动力学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14-01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患者肛管齿线以上及内口部分出现多管道肛管直肠瘘的情况[1]。该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病情可癌变,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手术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但该病治疗难度较大,传统手术会导致肛门狭窄及变形等情况,治疗及预后效果较差[3]。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则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感染,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为探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与传统手术效果对比来判断该方法的优越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肛肠科接受诊治7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本次调研对象,将他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若患者对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认可,则予以排除 排除有严重精神障碍或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对本次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51.2± 3.6)岁,男19例,女2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50.9± 3.8)岁,男21例,女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大体上一致,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实验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进行治疗4。通过探针,指针与注射美兰等方式确定患者内外口数目,管道走向及手术进行部位,在患者肛门口开窗部位行合适的大小约在2.15cm左右的放射状外口,在主管道部分放置探针,并从内口处伸出,对开口处松紧进行调节并进行结扎,对支管外口行放射状切口操作,保证两个切口见距离在2.15cm左右,并进行引流与止血,在手术完成后注意防感染等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该组患者进行人造切后的方式与实验组相同,然后用手术刀对患者肛门内的内括约肌及管道位置和肛门外的括约肌下皮等处行放射状切口,对肛门外存在的坏死组织及疤痕组织等进行清理,然后先将耻骨直肠高位管道处结扎,再对肛门外括约肌深部进行相应处理,并对支管等进行切除,术后实施常规消炎抗感染措施。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