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采用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以及常规核磁共振检查,并经病例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60例(其中肝转移瘤19例,肝囊肿12例,肝血管瘤21例,肝癌8例),分析患者肝脏肿瘤中ADC值的差异。结果肝脏良、恶性病变之间的ADChigh值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囊肿与肝血管瘤之间、肝转移瘤与肝癌之间ADChigh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良、恶性病变之间的ADCperf值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血管瘤和肝囊肿之间ADCperf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肝脏病变的ADC10b值以及ADC3b值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脏肿瘤的ADClow值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b值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于肝脏肿瘤定性诊断。
出处 《健康世界》 2016年21期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