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作者 杨凯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58-02 小儿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呕吐与腹泻,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很容易造成婴幼儿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本次研究了80例小儿腹泻患儿,分析了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小儿腹泻患儿,所有患儿均为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患儿。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儿的年龄在6个月~7岁 平均年龄(2.18± 1.53)岁 研究组40例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儿的年龄在5个月~6岁 平均年龄(2.46± 1.29)岁 2组患儿在年龄 性别等资料中可以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之后均采用抗感染 补液 纠正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将蒙脱石散加入50ml温开水中服下 对于<1岁的患儿,给予其1.0g/次蒙脱石散,3次/d 1~2岁的患儿,剂量为1.5g/次,3次/d 2岁以上的患儿,剂量为3g/次,3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对于<1岁的患儿,剂量为1片/次,3次/d 1~5岁的患儿,剂量为2片/次,3次/d >5岁的患儿,剂量为3~4片/次,3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一周。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转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80例小儿腹泻患儿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2组患儿在各项临床症状转归时间中采用&ldquo &rdquo 进行计算,行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在腹泻消失时间 高热消退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对比() 组别(n=40)
出版日期 2019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关键词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58-02 小儿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呕吐与腹泻,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很容易造成婴幼儿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本次研究了80例小儿腹泻患儿,分析了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小儿腹泻患儿,所有患儿均为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患儿。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儿的年龄在6个月~7岁 平均年龄(2.18± 1.53)岁 研究组40例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儿的年龄在5个月~6岁 平均年龄(2.46± 1.29)岁 2组患儿在年龄 性别等资料中可以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之后均采用抗感染 补液 纠正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将蒙脱石散加入50ml温开水中服下 对于<1岁的患儿,给予其1.0g/次蒙脱石散,3次/d 1~2岁的患儿,剂量为1.5g/次,3次/d 2岁以上的患儿,剂量为3g/次,3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对于<1岁的患儿,剂量为1片/次,3次/d 1~5岁的患儿,剂量为2片/次,3次/d >5岁的患儿,剂量为3~4片/次,3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一周。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转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80例小儿腹泻患儿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2组患儿在各项临床症状转归时间中采用&ldquo &rdquo 进行计算,行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在腹泻消失时间 高热消退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对比() 组别(n=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