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锅连炕”烧伤残疾儿童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 摘要 〗 目的 调查内蒙古中西部县城和林格尔县辖区儿童因“锅连炕”烧伤致肢体伤残的具体发生情况。 方法 采用分布筛查法,首先就小儿烧伤疾病救治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其次,确定调查内容制定筛查表格,对 辖区内 115 个自然村 3 ~ 15 岁人群,从村一级按预定方案进行调查并填写初筛表格。最后,将符合标准的初筛患儿定期集中在和林格尔县中蒙医院,由专科医务人员固定时间统一进行鉴别排查,确定救助对象,参加“锅连炕”伤残儿童功能恢复手术救助项目公益活动。 结果 1296 例伤残者 中,男女比例为 1.48 ∶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其中, 伤后 采用土方法或在当地 乡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或赤脚医生处处理创面 265 例 , 占 20.9 %; 1031 例 住院治疗 患儿 中, 以中 重 度烧伤最多见 ; 4174 例 / 次肢体伤残中, 上肢与手部伤残部位最多见(合计占 36.2% ),其次为下肢与踝关节及足背部(合计占 23.8% ),胸背部大多联合上肢或下肢同时致残; 瘢痕挛缩发生时间 1296 例中 1 ~ 3 年 263 例,占 20.3% ; 3 ~ 5 年 483 例,占 37.3% , 5 年以上 550 例,占 42.4% ;本组病例中 1025 例分别 缴纳城镇居民或新农合医疗保障费,占 79.1 %, 271 例未缴纳保障费,占 20 .9 %。 结论 小儿“锅连炕”烧伤以 1 ~ 3 岁男孩为多,因看护人和当地医务人员缺乏专科疾病处理技能或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后提前出院,导致烧伤创面再次加深加重,致残率较高,其中,烧伤残疾部位以手及上肢较多见,其次为下肢,残疾时间多在 3 年以上,原因为虽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但当地现行医保政策将此类伤残肢体功能恢复手术归属为整形美容手术范畴,费用自付,故相当部分伤残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出处 《医师在线》 2019年19期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0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