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取 2015年 2月 ~2016年 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安全服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安全服药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采用安全服药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较好掌握药物知识、服药方法正确、服药时间准确、药物认知程度较好、不良反应监测能力较好的分别为 43、 47、 49、 45、 48例,对照组分别为 36、 38、 38、 33、 31例。以上五个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和准确性,有效的避免用药错误带来的伤害,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心内科;安全用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1]。心血管疾病服药不当易引发血栓、心律失常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科学有效的指导患者接受口服药物治疗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效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对 2015年 2月 ~2016年 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采用了护理干预指导其安全服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 2015年 2月 ~2016年 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例。观察组中,男 26例,女 24例,年龄( 65.7±5.2)岁,其中高血压 16例,心律失常 20例,冠心病 14例;对照组中,男 27例,女 23例,年龄( 66.1±4.8)岁,其中高血压 13例,心律失常 25例,冠心病 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安全服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安全服药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详细介绍服用药物的治疗机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知识。并根据服药单逐一向患者介绍每种药的外观、剂型、剂量、服药时间及次数。( 2)药品质量检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药物质量的监督检查,如仔细查看说明书以确认药物无配伍禁忌、易过敏物质等,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在不同疾病患者口服药单中,对其服用的药物种类、药物用法用量、功能主治等信息进行详细标注,并交给患者。给药时,指导患者根据要单对药物的种类、数量、性状等进行认真核对,并按时按量进行服药。病房责任护士应当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质及作用,让患者了解到口服药物的作用和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3)观察药物反应:患者服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药物是否起效。如指导服用降压药的患者缓慢改变体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产生。对口服给药治疗进行加强,对患者每日服药情况进行记录,严格遵医嘱进行给药。根据不同的药物性质,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服药措施。 1.3评价指标         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安全服药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主要内容为药物知识掌握情况、服药方法、服药时间、药物认知程度、自我不良反应监测能力。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当 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较好掌握药物知识、服药方法正确、服药时间准确、药物认知程度较好、不良反应监测能力较好的分别为 43、 47、 49、 45、 48例,对照组分别为 36、 38、 38、 33、 31例。以上五个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具体见表 1。
作者 蒋洪
出处 《系统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