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外科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外科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病情多变,因诊断、治疗困难而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至死亡。而具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也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因此,对于这类病人应进行严密观察,根据临床护理实践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腹症病人 体征  症状签别观察与护理         一、病理生理         1.病因:部分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成为急腹症的病因,如腹部损伤和腹部内脏病变导致的急性感染、腹腔内脏破裂、穿孔、梗阻、扭转、缺血和出血等,但也有少数是有内科疾病引起、误服腐蚀性或异物等诱发。         2.病理生理:         (1)内脏性疼痛:疼痛特点是:①痛觉迟钝,对刺、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但对较强的张力(如牵拉、膨胀、痉挛)及缺血、炎症较敏感;②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③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2)躯体性疼痛:其特点是对各种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腹膜刺激征表现。         (3)牵涉性疼痛:指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         二、急腹症病人病情观察的几个主要方面         1.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脉搏快、弱,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减弱等均是腹问病变加重的表现。其中脉搏的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简单易行的观察项目。如脉速而脉量细弱,很可能有腹膜炎、肠绞窄或内出血。如脉搏由前者向后者转化,就说明病情在进展。护士应勤观察,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对体温的观察,一般外科急腹症常无明显的高热,反复发作的寒战和高热是菌血症的特征。在阑尾炎时伴有此征常提示有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在胆道系统疾患中,寒战高热加上黄疸和低血压为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表现。         2.对病人表现出的症状观察         (1)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症状,且常出现在腹痛之后。恶心呕吐十分显著者,最大可能为急性胃肠炎、高位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便秘不排气,则是肠梗阻症状;如发生便血、血性腹泄,应考虑到绞窄性肠梗阻、血管栓塞等可能。         (2)腹痛的性质和程度,常反映病变进展的情况。在观察过程中,患者腹痛加重,往往提示病变有发展或炎症加重,甚至发生穿孔。就一般而言,持续性钝痛或隐痛通常是炎症或出血刺激腹膜的结果,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则是肠道发生阻塞后痉挛收缩的缘故;两种腹痛兼有者,说明炎症与梗阻并存。         3.对皮肤、巩膜的观察:如果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提示有胆道梗阻,黄疸越深说明梗阻程度越重。膜壁瘀斑,特别是严重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可在腰部或脐部皮肤出现青灰色斑块或在背部或臀部呈棕黄色、紫色瘀斑,一般在发病 4~ 5天。         4.对腹部体征的观察:做为一个普通外科护士,应掌握主要手部体征的检查。主要观察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程度及其范围。听诊肠鸣音亢进、减弱还是消失也十分重要。肠梗阻时,肠鸣音亢进;腹膜炎时则减弱或消失。         三、在病情观察中学会鉴别是否外科急腹症         急腹症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等科的许多疾病。那么怎么予以鉴别呢?         1 .根据腹痛特点鉴别是否外科急腹症         (1)外科急腹症时,腹痛大都是最先出现或是最主要的症状;而内、儿科疾患所出现的腹痛一般不是最突出或最早出现的症状,且常伴有心、肺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2)外科急腹症的腹痛程度较重,部位明确,常伴有较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内科疾病引起的腹痛一般较轻,痛点不固定,往往无腹膜刺激征。         (3)某些外科急腹症有牵涉痛或转移性腹痛,如胆道疾患,常有牵涉至右肩胛区的疼痛;典型的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         (4)在腹痛与发热兼有的急腹症,先有腹痛而后发热的往往是外科急腹症;反之,往往是内科病。         2 .鉴别病变性质:引起外科急腹症的常见病变有急性炎症、急性穿孔、急性出血、肠道梗阻等几种。这些病变虽有共同之外,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1)急性炎症:常见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这类病变,起病一般较急,有持续性腹痛,并逐渐加重,腹痛与压痛基本上局限于病灶部位。         (2)急性穿孔:空腔脏器(胃、小肠、结肠)的穿孔,起病急骤,腹痛剧烈,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可有休克发生。         (3)急性出血:腹痛与腹膜炎体征均较轻,突出地表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和出血性休克。         (4)腔道梗阻: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胆结石、胆道蛔虫引起的肠道梗阻。这类病变起病急,表现为剧烈的绞痛,阵发性加重。根据梗阻脏器的不同,可出现黄疸、血尿等临床表现,相应脏器部位可有局限性压痛或叩击痛。         四、对外科急腹症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         1.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急腹症病人,在观察期间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剂,必要时可以用阿托品解痉,用安定、鲁米那等镇静,因为这些药品不致掩盖症状。 在观察期间,禁忌给病人灌肠和用热水袋热敷,禁服泻药。         2.急腹症病人往往需禁食一段时间,且常常需要胃肠减压,以减轻腹痛。我们在护理中要保证有效的胃肠减压及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急腹症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时虽表现在局部,但我们不可忽视病人的心身整体护理,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病人,比如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低下,患急腹症时其症状、体征较轻,体温及白细胞改变也不明显。由于腹肌萎缩及脂肪较多,肌紧张也不明显,加上常伴有心血管、肾、肺部慢性疾病以及糖尿病及便秘、腹胀症状,因此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困难,我们要从对病人整体护理中发现问题,协助医生早日明确诊断。         4.抗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甲硝唑。         5.疼痛护理:一般可给予针刺止痛。对诊断明确的单纯性胆绞痛、肾绞痛等可给予解痉剂和镇痛剂;对已决定手术的病人,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以减轻其痛苦。         6.必要的术前准备:及时做好药物过敏试验、配血、备皮、有关常规实验室检查或器官功能检查等,以备应急手术。         总之,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普通外科临床护理观察的重要性。有人认为临床护士工作的加分之三是观察。而观察的好坏,会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安危。同时它也是反映临床第一线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实际工作能力,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护士和病人接触时间最多,尤其是开展责任制护理,在病情观察中,有时护士确实能起到一个很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焱 .护理学基础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J], 2017 , 14-15.
出处 《医师在线》 2020年13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7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