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在职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调查湖南省在职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职业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量性研究:2018年8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省各医院在职护士74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质性研究:随机选取参与量性研究的21名在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资料饱和为原则,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结果749名在职护士CD-RISC总分为(87.28±13.28)分,高于国内常模(65.40±1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维度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力量性(3.69±0.55)分、坚韧性(3.41±0.58)分、乐观性(3.34±0.60)分。不同年龄、学历层次、工作年限、工作单位类型、受聘形式、职称的在职护士CD-RISC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95、5.446、6.915、3.238、4.342、7.91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学历层次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质性研究共提炼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2个主题,内在因素包括个人适应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指导意识普及不够,外在因素包括医院管理文化的差异、心理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缺乏及信任度不够。结论湖南省在职护士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国内常模,受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建议在今后的组织管理中健全护士权益保护法案,重视护士的在职教育并提供个性化职工心理服务通道,进一步加强医院内在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
出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20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