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切换时机的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时的切换时机,有效降低气管插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入住开封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和呼吸科行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临床资料。将入组时存在无创机械通气(NIV)相对禁忌证仍坚持使用NIV者纳入NIV组(118例),使用气管插管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者纳入IPPV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病死率。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温、呼吸频率、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pH值、D -二聚体、血红蛋白(HB)、白蛋白、血乳酸(Lac)、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存在排痰障碍等临床指标,对影响NIV失败的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NIV失败风险预测模型的价值。结果NIV组与IPPV组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65.6±11.11比66.9±12.1,6.8%比9.6%,均P>0.05),但NIV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IPPV组(d:12.3±2.1比14.2±2.5,P<0.05)。NIV组有101例持续完成NIV,17例NIV失败转为IPPV,NIV失败率为14.4%。NIV失败患者与NIV成功患者性别、PaO2/FiO2、RI、pH值、D -二聚体、PCT、WBC、Lac、排痰障碍、GC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临床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I、pH值、WBC、排痰障碍是NI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RI:优势比(OR)=3.879,95%可信区间(95%CI)为1.258~11.963,P=0.018;pH值:OR=3.316,95%CI为1.270~8.660,P=0.014;WBC:OR=3.684,95%CI为1.172~11.581,P=0.026;排痰障碍:OR=0.125,95%CI为0.042~0.366,P=0.000〕。用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NIV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χ2=9.02,P=0.34)。ROC曲线分析显示,NIV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对AECOPD患者NIV失败具有较高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0.051,95%CI为0.718~0.918,P=0.000〕。结论存在NIV相对禁忌证仍坚持使用NIV的AECOPD患者,需对NIV失败进行进一步危险分层,对于RI、pH值、WBC异常和排痰障碍者选择NIV风险显著增大,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切换成IPPV,避免延误病情。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