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复杂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6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拟行PCNL。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D打印组(30例)与常规影像检查组(对照组30例),两组术前均采用泌尿系统造影(CT urography,CTU)检查,3D打印组提取CT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文件进行3D图形后处理,采用热塑性材料打印获得3D模型,根据3D肾脏模型的综合规划,为每位患者建立一个虚拟的安全可靠的经皮肾通路后执行PCNL。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比较。术前: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肌酐、结石大小及结石CT值。术中:(1)目标肾盏定位时间;(2)术前规划穿刺盏与术中实际穿刺盏的符合度;(3)手术完成时间。术后:(1)清石率;(2)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3)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0例患者成功打印出3D模型,能准确地表示结石与邻近解剖结构、肾内动脉和集合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3D打印组在目标肾盏定位时间[(2.9±1.5) min与(5.8±1.7) min,P=0.023]、模拟穿刺盏与实际穿刺盏的符合[(89.5±3.5) %与(60.2±5.7)%,P=0.005)、术后清石率[(89.9±4.5) %与(75.9±5.2)%,P=0.009]及血红蛋白下降水平[(1.4±0.5) g/L与(2.9±1.4) g/L,P=0.032]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手术完成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打印的肾脏模型真实还原了肾脏及结石周围的解剖结构,为医师提供了立体直观的方式进行手术,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有指导意义。
机构地区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河北北方学院检验学院,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医院外科 075000
出处 《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