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实践中医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医学本科生参加眼科临床实践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两者间的相关性,为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中山大学105名参加眼科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医学本科生在眼科临床实践中总压力感得分是3.0(3.0,4.0),心理压力总得分为105.0(98.0,110.0),不同人口学特征学生的心理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科临床实践医学本科生面对心理压力时积极和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1.67(1.63,1.78)和1.28(1.26,1.36)。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女性、城镇户籍、非首次实践的学生分数分别高于男性、农村、首次实践的学生[1.69(1.65,1.78)分比1.63(1.61,1.84)分、1.69(1.65,1.85)分比1.63(1.59,1.63)分、1.78(1.69,1.86)分比1.63(1.60,1.64)分];在消极应对方式上,首次实践分数比非首次高[1.28(1.25,1.32)分比1.27(1.26,1.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心理压力均与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P<0.05),社交、生活、自我发展和择业压力及总压力感等均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医学本科生在眼科临床实践中承受着心理压力,且受性别、户籍、实践经历等因素影响,同时学生面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也比较单一。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关注参加眼科临床实践的医学本科生的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情况,结合不同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出处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