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美观和安全性能。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探析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技术要点,并提出提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作为高层建筑工程的主体工程,其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美观和安全性能。另外,混凝土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构成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主体。灌注后的混凝土,要有适当的温度条件以继续其硬化,而硬化后的混凝土最终应具有足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符合设计要求。所有这些都和混凝土工程各施工工序能否妥善处理及相互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首先进行模板清理,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接着进行模板工程核查,再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一步进行混凝土的养护管理。    二、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1.施工缝混凝土浇筑    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 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要剔毛,剔除浮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然后刷素水泥浆一道,下料时要避免靠近缝边,机械振捣点距缝边 30cm,缝边人工插捣,使新旧混凝土结合密实。     2.各构件混凝土的施工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分层下料,先在底部铺上一层 50 m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去石子的砂浆,用标尺杆控制分层高度。墙体混凝土一次浇筑到梁底(或板底)。楼板混凝土要求随铺随振随压,并在浇筑完毕后,再做 2次压光,在混凝土终凝前扫毛,屋面板及地下车库顶板要求原浆压光。楼梯混凝土施工:楼梯采用半封闭式模板施工,在楼梯砼浇灌满冒浆后插入 Φ22或 Φ25的短钢筋,作为固定楼梯间临时栏杆的固定点。     3.混凝土浇捣    混凝土浇筑前应办理好钢筋、防雷接地等隐蔽验收以及模板预检工作,所有浇筑范围内清理干净。对混凝土分层浇筑,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表面不小于 5cm,振点间距为 50cm,振捣时间为 20s~ 30s。振动棒的操作必须选择有操作证、熟练并有责任心的人员。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在楼板纵横向每间距 3m处加一根竖向 Φ10, L≥600mm的附加短钢筋,短钢筋与板上层钢筋网焊牢,然后用水准仪将 +500mm标高抄于短钢筋上,用红油漆标明。混凝土表面收光找平均以 +500mm标高为准进行控制。     4.混凝土养护管理    楼板混凝土终凝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保证薄膜内有凝结水。薄膜揭除后采用浇水养护,若气温较低,采用覆盖草帘的方法进行养护。浇水养护时间要求≥ 7d。竖向结构采用涂养生液养护,养护时间≥ 7d。     5.对柱墙混凝土脚步进行成品保护    砼浇筑之前,在板筋上面用钢筋凳和木脚手板搭设人员通道,避免人员走动踩塌板的负弯矩钢筋。墙拆模后用塑料护角条或小模板条对柱墙混凝土脚部进行成品保护。    三、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第一,各种材料的选择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定,所有原材料都必须经过复检合格方可使用;每车砼到现场后,经监理或我方检查坍落度后,方可入模,且生产运输均匀,尽量不使砼浇捣断档,不压车。    第二,配合比的设计时,为了有效地使砼更加密实并且提高砼的强度,适当掺加矿粉,最后确定其理论配比;对设计配合比进行多次试配,考虑砼的坍落度、保水性、粘聚性等因素,微调砼水灰比,在保证砼强度应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使其可泵性满足要求,确定施工配合比。试配时同时试配出冬季施工配合比。    第三,砼浇筑完成后,应在 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根据混凝土的湿润状态确定,混凝土应保有足够的湿润,养护期应大于 7d,防水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 14d。    第四,柱接头模版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版时,认真控制断面尺寸,采用拉结筋,柱子增加型钢柱箍。    第五,混凝土在正常泵送过程中,宜保持泵送连续性,尽量避免泵送中断,若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持泵送连续性。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充满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在泵送混凝土时,水箱应充满洗涤水,并应经常更换和补充。    第六,防止水泥浆从模板缝隙中流失以及混凝土中的砂浆从柱、墙下部涌出而造成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施工时,模板用密封条封边防止漏浆;确保现浇楼面板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认真抹平。浇楼梯时,应随浇随抹平,浇好后立即封闭通道严禁上下。    四、如何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1.施工前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    建筑施工过程中充满多种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或者出错都有可能是致命伤,所以,在建设项目施工之前就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是相当必要的。在施工最初,应当邀请专业的评估团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其中包括器械设备故障、施工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参差不齐、建设项目的施工与设计出入等。同时,外墙渗漏防治要注意提高墙体的综合防水性能:采用合理的外墙防水绝热构造系统,考虑防水的同时,要选择热工性能好的墙体材料,饰面考虑呼吸性、自洁性、耐候性。管理者只有对施工过程做好完全充分的心理准备,掌握全局,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做出迅速而又高效的解决措施。在知道可能发生的问题面前,也会尤其注意相对应的建设环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职业素质培训    对于企业新人,应当对其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进行一定时期的岗前培训。贯彻落实企业的指导方针、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企业文化。积极引导新人适应施工环境,指派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来帮助新员工适应施工作业,严禁任何人在未参加培训的情况下进入施工工地,并且进行施工操作。另外,对施工现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必须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例如防水材料、容易渗漏部位的施工、女儿墙和屋面交界处等面临的风险都应当详细介绍。在企业注入新鲜元素之时,就要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技术相互渗透。对于施工方面已有的技术知识,特别是珍贵的个人或者企业经验都应当让新员工了解掌握,对于新员工所带来的新技术、新设备或者新想法,都应当积极考虑或者采纳,不应当因为资历浅而忽视掉更新企业的机会。在两者互相了解互相适应的前提下,对彼此的资源和技术融汇贯通,相互利用,才能对建设项目带来最大的利益和前景。     3.加强施工管理团队的整体素养    施工管理责任人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成败。对于施工管理方,应当具有相应的管理资质和上岗证书,必须接受过专业的管理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发挥其领导作用,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自身的号召力,努力做出最佳方案。在资料管理和调配方面,在施工质量审查方面,施工材料采购和管理运输维护方面,都应当“因人而异”,发挥每个员工自身的优点和特长,扬长补短。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奖罚分明的季度性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表扬和重点培养,而表现较差的就应当采取优胜劣汰的制度,及时更新企业的自身资源。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的质量也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外墙渗透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见的质量问题,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和维护,在外墙砌筑、抹灰、饰面装修等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从而能最大可能地避免发生外墙渗漏现象。    参考文献:      [1]王芳,土木工程概论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刘嘉惠,建筑施工技术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作者 张亮
出处 《建筑实践》 2020年8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