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Morrow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手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需行起搏治疗的易患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外科Morrow术的26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纳入因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23例(8.85%)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术前术后心电图诊断、术前术后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及有无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起搏器术后心室起搏比例。结果23例患者中女7例、男16例,年龄(50.2±13.6)岁,年龄范围22~76岁。术前左心室壁最厚(22.5±5.1) mm,范围17~26 mm;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为(96.5±23.2) mmHg(1 mmHg=0.133 kPa),范围60~127 mmHg。23例患者中术前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其中12例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合并室内传导阻滞、1例合并间歇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切口行扩大Morrow术。23例患者中有21例在外科术后即刻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观察至少7 d后房室传导阻滞未能恢复。另有2例患者在术后约30 d时出现高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所有患者于外科术后8~45 d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手术顺利。随访(23.5±20.1)个月,范围12~72个月,2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为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程控提示心室起搏比例为99%~100%;另外2例术后2年的心室起搏比例分别为15.0%及7.2%。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外科术后易并发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男性且术前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如外科术后7 d房室传导阻滞仍未恢复,建议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出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05期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0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