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预期卵巢高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及自身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预期卵巢高反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预期卵巢高反应患者共257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长长方案组1855个周期,拮抗剂方案组720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全部胚胎冷冻第一周期移植的妊娠结局、每取卵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及首次IVF/ICSI助孕周期妊娠所需时间(TTP);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中前次行长长方案助孕再次拮抗剂方案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及前次行长长方案助孕再次行长长方案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抗苗勒管激素(AM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量[(135.11±36.61) IU]、获卵数[(17.79±7.80)枚]、可利用胚胎数[(9.08±5.56)枚]、优质胚胎数[(5.18±4.56)枚]明显低于拮抗剂组[(170.12±53.94) IU、(20.60±9.92)枚、(10.96±6.59)枚、(6.47±4.97)枚](P<0.001、P<0.001、P<0.001、P=0.012);而Gn使用时间[(14.3±3.23)d]、Gn使用总量[(2 322.08±1 020.48) IU]、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9.54%)、hCG扳机后中重度OHSS发生率(9.54%)、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69.44%)明显高于拮抗剂组[(9.97±2.47)d、(1 884.19±774.16) IU、0.83%、3.95%、53.94%,P均<0.001]。②全部胚胎冷冻第一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组新鲜周期移植后妊娠和冷冻胚胎周期移植后妊娠的周期TTP[(47.67±3.18)d、(140.33±45.43)d]要明显少于长长方案组[(81.25±3.72)d、(185.19±46.52)d,P均<0.001],但总移植周期TTP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长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自身对照的比较显示:长长方案组可利用胚胎数[(5.79±3.14)枚]、优质胚胎数[(2.78±1.50)枚]明显低于拮抗剂组[(10.14±4.74)枚、(5.70±3.50)枚](P=0.027、P=0.005),而Gn使用总量[(2 535.80±1 212.17) IU]、中重度OHSS发生率(4.55%)明显高于拮抗剂组[(2 075.28±856.03) IU、0](P=0.049、P=0.043)。⑤长长方案助孕和再次长长方案自身对照的比较显示:再次长长方案助孕的BMI[(24.63±2.99) kg/m2]小于第一周期长长方案者[(25.01±3.12) kg/m2,P=0.049],而优质胚胎数[(4.00±3.58)枚]和临床妊娠率(52.10%)明显高于第一周期长长方案者[(2.56±2.12)枚、29.41%](P=0.046、P=0.004)。结论对于预期卵巢高反应的患者,拮抗剂方案可显著降低促排卵时间、促排卵剂量、中重度OHSS发生率,提高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但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低,可考虑全部胚胎冷冻后移植。对于前次长长方案助孕失败的预期卵巢高反应患者,下一周期可考虑拮抗剂方案,亦可在改善基础状态并预防OHSS发生的基础上再次选择长长方案。
出处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0年12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1月0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