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肌酸激酶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M)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6年来我院收治的854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第1、2、3、4、5、6~7、8~9、10~11、12~13、14~15天血清CK变化。采用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将其分为≤15分组、16~25分组、26~35分组、≥36分组,比较各组血清CK差异,对照组为外科平诊患者;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CK变化。结果各个创伤组在伤后第1天开始血清CK就明显高于对照组(t=3.308~8.254,P〈0.01),ISS评分越高,CK增高越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62,P〈0.01);伤后1~2d,各个创伤组血清CK迅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随着ISS评分越高,CK保持高水平的时间越长、下降越缓慢,各个时间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9,P〈0.01)。成活组与死亡组的血清CK均增高,第8~9天时,成活组的CK值恢复正常,死亡组CK保持高水平时间更长,直到第14~15天也未恢复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9,P〈0.01)。结论血清CK可作为评价全身软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判断伤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医药》 2007年4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