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孟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衰中心因DCM急性失代偿心衰住院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左西孟旦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观察组),测量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血浆B型利钠肽(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6MWD及LVEF的变化,住院时间的差异,以及血压、心率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共入选患者188例,对照组92例,观察组96例。(1)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观察组BNP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下降中位值:433.0 pg/mL比69.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BNP下降≥30%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79.2%比30.4%),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6MWD较治疗前均增加(P均<0.01),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6MWD增加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加平均值:89 m比82 m,P=0.39)。(3)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较治疗前均增加(P均<0.01),且观察组患者LVEF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增加平均值:3.9%比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患者[(5.0±1.2)d比(6.6±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钾、血钠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及血尿酸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结论DCM急性失代偿心衰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左西孟旦可以显著降低BNP水平,提高LVEF水平,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对血压水平、血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左西孟旦治疗DCM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有效且安全。
出版日期 2021年02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