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样肉芽肿分子遗传学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蕈样肉芽肿是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显示,蕈样肉芽肿存在高频染色体片段拷贝数变异,如染色体7q、1q、17q的扩增和9p21、10q、17p的缺失,导致相应区域上原癌基因扩增和抑癌基因丢失,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蕈样肉芽肿中存在低频单核苷酸变异,这些变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染色质重塑以及T细胞活化相关的通路上。蕈样肉芽肿很少有发生基因融合变异的报道。另外,部分蕈样肉芽肿病例会发生大细胞转化,往往预示疾病进展及药物抵抗等不良预后。总之,蕈样肉芽肿是一种具有高度分子遗传学异质性的复杂疾病,未来还需要更广泛深入的机制研究。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3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