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的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优化的外踝上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显微骨科收治16例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8~63岁,平均48岁。应用优化的外踝上皮瓣进行修复。术前测量创面宽度,在小腿中下部或中部前外侧利用"提捏法"评估供区,确认可直接闭合。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探测外踝上腓动脉终末穿支及近侧穿支,两穿支标记点连线为皮瓣中轴线,旋转点在外踝平面或下胫腓联合上缘水平,旋转点至创面近侧缘距离作为血管组织蒂长度,术中注意保护皮瓣蒂内的穿支血管及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血管,小血管夹夹闭外踝上腓动脉终末穿支近侧的穿支血管后,放松止血带,评估皮瓣血运,必要时可打开骨间膜携带腓动脉。经明道转移皮瓣,并将蒂部覆盖的皮瓣优化设计成钝弧形或半圆形。对踝周及足底皮肤缺损的4例患者,将皮瓣近心端腓浅神经与腓肠神经端侧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本组16例,皮瓣切取面积3.0 cm×1.5 cm~14.0 cm×6.0 cm。仅1例术后24 h出现皮瓣淤血肿胀,远端血运差,给予拆除蒂部部分缝线,1周后皮瓣尖端仍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未经特殊处理顺利成活。共12例患者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2年,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吻合神经的4例患者中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1例,S3级2例。结论通过对皮瓣供区优化选择、皮瓣血管蒂长度及明道转移的优化设计,以及术中对皮瓣血运的评估与优化处理,不但提高了皮瓣成活率,而且获得了良好的外形与功能,虽部分患者因切取腓浅神经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足背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但仍不失为修复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3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