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无病史资料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在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3种无病史资料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公式在角膜屈光手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时IOL度数计算中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汉口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既往有角膜屈光手术病史的白内障手术患者23例(31眼)。登录美国屈光与白内障手术协会网站(ASCRS),通过其提供的无病史资料法的角膜屈光术后IOL度数计算公式(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Barrett True-K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得出3种计算公式的预测IOL度数,综合选择合适的IOL度数。术后1个月行客观验光后进行主觉验光获得术后实际屈光状态,根据术后验光结果计算3种公式的屈光预测误差(RPE),其绝对值为屈光绝对误差(RAE)。采用单样本t经验比较RPE与0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方法间RPE、RAE的差异,使用卡方检验比较3种方法中RPE<±0.25 D、<±0.5 D、<±0.75 D、<±1.00 D内的眼所占百分比的差异。结果:3种计算公式的RPE与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5,P=0.002;t=-2.788,P=0.009;t=-2.528,P=0.017)。3种计算公式的RPE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3,P=0.023);两两比较发现,Barrett True-K公式分别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30)。3种计算公式的RAE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4,P=0.013);两两比较发现,Barrett True-K公式分别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17),Shammas公式与Haigis-L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3种计算公式术后RPE<±0.25 D、<±0.50 D、<±1.00 D以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2,P=0.026;χ2=9.042,P=0.022;χ2=8.017,P=0.013),其中,Barrett True-K公式的各RPE级别比例明显高于Shammas公式和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相比,Barrett True-K公式在无病史资料角膜屈光术后IOL度数计算中准确性更高。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手术IOL度数计算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建议参考多种公式进行综合选择。
出版日期 2021年04月0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