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学习曲线不同阶段的近期疗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处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学习曲线不同阶段医师施行的LPD与同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在前期多中心LPD学习曲线研究的基础上,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88例患者的资料,其中LPD手术222例,OPD手术266例。LPD初始阶段为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共实施LPD 40例,同期实施OPD 100例;稳定阶段为2015年1-12月,共实施LPD 64例,同期实施OPD 89例;成熟阶段为2016年1-12月,共实施LPD 118例,同期实施OPD 77例。通过χ²检验、t检验或U检验比较组间围手术期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指标在三个阶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始阶段LP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61.1±123.9)min(范围:220~690 min)长于OPD组的(385.9±113.9)min(范围:150~655 min)(P<0.05),在稳定阶段及成熟阶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个阶段LPD组的术中出血量[M(QR)]为111.1(150.0)ml (范围:0~700 ml)、120.8(115.0)ml(范围:0~1 000 ml)和150.0(200.0)ml(范围:10~1 500 ml),均低于OPD组的393.9(400.0)ml(范围:0~3 000 ml)、442.9(450.0)ml(范围:0~2 000 ml)和364.3(400.0)ml(范围:0~1 500 ml)(P值均<0.05);初始阶段LPD组的术中补液量[(3 563.4±1 179.7)ml(范围:1 500~7 225 ml)]少于OPD组[(4 160.8±1 753.1)ml(范围:800~10 100 ml)](P<0.05),其余阶段无差异(P值均>0.05);初始阶段LPD组的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与OPD组无差异(P>0.05),其余两个阶段少于OPD组 [26.5%(17/64)比44.9%(40/89)和24.5%(29/118)比38.9%(30/77)](P值均<0.05);初始阶段LPD组的B、C级胰瘘的发生率为17.5%(7/40),高于OPD组的3.0%(3/100)(P<0.05),在稳定阶段和成熟阶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阶段LPD组的术后出血[27.5%(11/40)]、胆瘘[20.0%(8/40)]及腹腔感染[20.0%(8/40)]的发生率均高于OPD组[11.0%(11/100)、5.0%(5/100) 和7.0%(7/100)](P值均<0.05),在稳定阶段及成熟阶段两组无差异(P>0.05);初始阶段LPD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OPD组无差异(P>0.05),稳定阶段[(14.8±6.9)d(范围:10~38 d)]和成熟阶段[(13.0±7.4)d(范围:3~57 d)]则低于OPD组[(17.0±9.0)d(范围:4~56 d)和(15.8±6.7)d(范围:6~69 d)](P值均<0.05)。两组三个阶段其他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随着手术学习曲线稳定成熟,与OPD相比,LPD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低的特点。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2021年07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