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指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光感应压力监测导管损伤指数(LSI)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指导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首次同意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男29例),年龄(63.1±6.5)岁,应用光感应压力监测导管在LSI指导下行双侧肺静脉电隔离术,观察导管消融贴靠压力(CF)、LSI与8个月随访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肺静脉隔离时,大部分消融位点均达到前壁LSI为5.0,后壁LSI为4.5,平均CF>10 g;②84个肺静脉隔离中,单圈隔离率为84.5%(71/84),非单圈隔离率为15.5%(13/84),整体手术即时成功率为100%;总肺静脉隔离时间为(42.5±13.7)min,左侧肺静脉隔离时间为(19.7±5.2)min,右侧肺静脉隔离时间为(22.6±6.8)min;有3例发生一过性窦性停搏;③非单圈隔离漏点与单圈隔离对应位点LSI相近(4.7±0.4对4.6±0.9,P>0.05),非单圈隔离漏点位点CF均明显低于单圈隔离对应位点[(8.9±1.6)g对(12.5±1.4)g,P<0.05];④8个月随访观察后,总累积成功率为88.1%(37/42),单圈隔离患者累积成功率高于非单圈隔离患者[93.9%(31/33)对66.7%(6/9),P=0.018];⑤房颤复发患者隔离圈漏点位点平均CF为(9.6±0.8)g。结论LSI在房颤导管消融中对透壁性和连续性的指导安全有效,CF<10.0 g时能出现漏点,无法单圈隔离,而单圈隔离较非单圈隔离的远期效果更好。
出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03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