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与脑微出血相关性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脑微出血是一种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血液由微小血管渗出或漏出、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脑组织内形成的微小病灶。脑微出血的发病机制因其所在部位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其中位于单纯脑叶的微出血被认为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而高血压所致脑血管病变则是引起深部及幕下微出血的重要原因。脑微出血在卒中患者中的患病率较高,特别是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5年)接受治疗或许与脑微出血及脑出血事件相关,同时一定负荷的脑微出血可能会增加未来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但抗血小板药物所增加的出血风险是否大于其预防栓塞的获益目前仍不十分明确。如何更好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大量研究。
出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8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