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节段固定联合骨水泥螺钉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脊神经损伤的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联合骨水泥螺钉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脊神经损伤的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不连(OOVFN)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0月至2019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32例合并脊神经损伤的OOVF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50~76岁[(62.4±8.0)岁]。损伤节段:T11 4例,T12 7例,L1 7例,L2 6例,L3 5例,L4 3例。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B级7例,C级13例,D级12例。均行短节段固定联合骨水泥螺钉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横截面积以评估椎体复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Frankel分级评估临床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85个月[(44.8±17.5)个月]。手术时间为90~135 min[(109.5±14.1)min],术中出血量为80~220 ml[(157.2±38.5)ml],伤椎骨水泥注入量为3.5~6.5 ml[(5.0±1.1)ml]。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9.8±2.2)mm恢复至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19.8±2.7)mm、(19.7±2.5)mm;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1.8±4.7)°纠正至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5.4±2.7)°、(5.5±2.7)°;椎管横截面积由术前的(595.8±102.3)mm2扩大至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1 093.6±144.9)mm2、(1 103.9±147.9)mm2(P均<0.01);而伤椎后缘高度在手术前后得到保持(P>0.05)。VAS、ODI分别由术前的(7.7±1.3)分、79.1±14.7下降至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2.5±0.8)分、31.8±9.8、(2.3±0.6)分、30.0±9.5(P均<0.01)。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6例,D级15例,E级10例,较术前改善(P<0.01)。术中出现骨水泥向后方椎管渗漏2例(椎管减压过程中顺利取出),末次随访时出现骨水泥局部渗漏5例,未见椎管渗漏。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或内固定松动、失败等情况。结论对于合并脊神经损伤的OOVFN患者,短节段固定联合骨水泥螺钉椎体成形术能矫正伤椎后凸、维持矫形、缓解疼痛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出处 《中华创伤杂志》 2021年0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0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