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局灶性强回声类型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内局灶性强回声不同类型的辨别以及在鉴别病灶良恶性组织病理学分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223例患者的264个具有局灶性强回声的甲状腺结节的术前临床及超声资料,将结节内局灶性强回声分为大彗尾征、小彗尾征、微钙化、粗大钙化、边缘钙化及蛋壳样钙化6种不同类型,同时纳入相关超声征象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获得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纵横比、结构、边缘、回声及局灶性强回声中有意义的指标,通过二元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筛选出预测病灶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其中的临床指标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确定与结节病理良恶性间的关系。结果264个纳入研究的局灶性强回声结节中,恶性结节219个(83.0%),良性结节45个(17.0%);恶性结节中除大彗尾征外,其他局灶性强回声类型均出现,包括微钙化152个(69.4%),小彗尾征41个(18.7%),粗大钙化17个(7.8%),边缘钙化7个(3.2%),蛋壳样钙化2个(0.9%);良性结节包含所有局灶性强回声类型:微钙化13个(28.9%),粗大钙化9个(20.0%),边缘钙化8个(17.8%),小彗尾征6个(13.3%),大彗尾征6个(13.3%),蛋壳样钙化3个(6.7%);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良恶性病灶在年龄、血清FT4、纵横比、结构、边缘、回声、局灶性强回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血清FT4、低回声、实性、小彗尾征及微钙化是病灶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46、0.026、47.656、9.032、7.925、12.767,均P<0.05);年龄及血清FT4与病灶病理良恶性诊断呈负相关(rs=-0.259、-0.156,均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为实性低回声且内部局灶性强回声类型为小彗尾征或微钙化时高度提示恶性。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1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0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