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皮质的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双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皮质的肾上腺切除术(CSA)治疗双侧嗜铬细胞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0例双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各10例。平均发病年龄32.5(8~51)岁。3例有嗜铬细胞瘤家族史。双侧同步发病、异时发病患者分别为14例、6例。20例术前尿香草扁桃酸(VMA)平均值为(106.4±60.0)μmol/24h。术前增强CT检查示肾上腺区不均匀强化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内部呈低密度坏死灶,考虑嗜铬细胞瘤。20例均全麻下行CSA。14例双侧同步发病者中,9例行同期手术,5例行分期手术;6例异时发病者均先后切除双侧肿瘤。腹腔镜手术18例,开放手术2例。经腹或腹膜后途径,打开肾上极周围脂肪囊,游离肾上极内侧缘,显露肾上腺及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及包膜,保证肾上腺组织距肿瘤切缘3~5 mm,保留的皮质大小至少为同侧肾上腺的1/3。术中尽量保留肾上腺中央静脉,减少对肾上腺血管床的破坏。记录手术相关数据、术中监护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本组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肿瘤破裂。同期手术和分期手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42.3±61.0)min和(137.9±60.3)min,术后入住ICU例数分别为7例和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8.6±355.7)ml和(277.8±264.7)ml,输血例数分别为5例和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4±2.0)d和(7.8±3.3)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术后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5 mg,每12小时1次),无明显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表现及艾迪生病危象,于术后2周至1个月逐步停用激素。平均随访5.4(1.0~16.0)年,3例复发,无转移病例。术后对10例进行基因检测,7例携带嗜铬细胞瘤RET、VHL致病基因突变(RET 2例,VHL 5例)。结论CSA治疗双侧嗜铬细胞瘤尽管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但避免了激素替代且不会增加转移与死亡风险,可在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尤其是双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中探索应用。
出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0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