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评估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在结肠镜检查中的质量监控作用。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的9名内镜医师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配到质控组和对照组。质控前阶段(2019年4月20日—2019年5月31日)收集入组内镜医师进行的结肠镜检查资料。质控培训阶段(2019年6月1—30日)质控组内镜医师培训质控相关知识和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的使用说明;对照组内镜医师仅培训质控相关知识。质控后阶段(2019年7月1日—2019年8月20日)每周给质控组内镜医师反馈质控报告,而对照组内镜医师无质控报告。收集两组内镜医师结肠镜检查资料。主要终点为腺瘤检出率,次要终点为退镜时间、息肉检出率、达盲率。结果9名内镜医师中,质控组4名,对照组5名。质控前阶段和质控后阶段共纳入结肠镜检查1 471例。质控组的腺瘤检出率及息肉检出率在质控后提高[13.7%(45/329)比7.1%(24/338), χ2=55.796,P<0.001;48.9%(161/329)比40.2%(136/338),χ2=4.071,P=0.044],退镜时间较质控前增加[5.9(3.9,7.3)min比4.1(2.8,6.1)min,Z=6.965,P<0.001]。而对照组质控后阶段与质控前阶段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37/398)比9.1%(37/406), χ2=0.329,P=0.566;33.9%(135/398)比33.0%(134/496), χ2=3.616,P=0.057;3.9(2.7,6.1)min比3.6(2.6,5.8)min,Z=1.355,P=0.175]。结论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结合审查和反馈模式可以实现对内镜医师结肠镜检查的质控作用,并提高内镜医师的结肠镜检查质量。
出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1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