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内侧动脉和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接力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第80集团军医院收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供区,遗留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进行随访,对供、受区外观和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评估皮瓣肿胀程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肿胀程度依次加重)。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0~65岁,平均38.4岁。内踝处创面9例,踝前创面6例。创面大小3 cm×4 cm~6 cm×10 cm。切取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2 cm×8 cm ~4 cm×12 cm,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2 cm×6 cm~4 cm×10 cm,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3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良好,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疗效评价:满意13例,一般2例。皮瓣肿胀程度评价:早期(<3个月)Ⅰ度12例,Ⅱ度2例,Ⅲ度1例;后期(3~6个月)Ⅰ度14例,Ⅱ度1例。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不携带肌肉、深筋膜,对供区损伤较小,无需植皮,接力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外形,无需二期皮瓣修整。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