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目的 针对糖尿病和发肥胖和非肥胖患者跟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方法对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血糖波动、胰岛素抵抗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肥胖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糖化血红蛋白跟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r=0.31,p<0.05)、空腹血糖(r=0.52,p<0.05)、餐后两小时血糖(r=0.51,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r=0.45,p<0.05)、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r=0.49,p<0.05)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联;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将FPG、PPG、BMI得到控制以后,HBALC跟HS-crp、HOMA-IR之间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联,p<0.0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糖化血红蛋白跟患者的FPG、HS-crp、HOMA-IR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p<0.05;针对非肥胖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跟患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餐后血糖波动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联,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将PPGE进行控制以后,糖化血红蛋白跟PPG之间还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联。多因素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跟患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p<0.05。 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当zho8ng,胰岛素抵抗、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是对肥胖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具有影响的因素,而对于非肥胖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因素是餐后血糖波动。
出处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30期
出版日期 2022年07月0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