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心得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压力性损伤患者的预防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压力、剪切刀、摩擦力、潮湿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主要外源性主要因素。压力性损伤也称压疮或褥疮,是指局部组织受压造成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理学改变,是发生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压力性损伤病理生理机制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部分或者完全中断,使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营养物质供给减少,代谢产物慢性堆积,是由于剧烈和(或)长期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可导致的组织损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常见于骨科患者、外科术后、恶性肿瘤、老年慢性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可见于长期局限于坐位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渐进性的过程。目前,护理学观点认为,改善压力性损伤重点在于控制局部组织受压,而这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出处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2年6期
出版日期 2022年07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