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MM)的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7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44例确诊并行allo-HSCT的高危M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非复发相关死亡(NRM)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等;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移植后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44例患者移植后有38例可评估疗效。中位随访时间111个月(0~216个月),其中22例生存,22例死亡,21例复发。移植前完全缓解(CR)率29.5%(13/44),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45.5%(20/44),部分缓解(PR)率22.7%(10/44),疾病稳定(SD)率2.3%(1/44);移植后CR率71.1%(27/38),VGPR率13.2%(5/38),PR率13.2%(5/38),疾病进展(PD)率2.6%(1/38)。5年OS率、PFS率分别为51.8%、47.8%,10年OS率、PFS率分别为51.3%、43.1%。5、10年累积疾病复发率分别为38.6%、45.4%,5年累积NRM率为25.0%。急性GVHD发生率为38.6%(17/44),其中3~4级急性GVHD发生率为6.8%(3/44);慢性GVHD发生率为27.3%(12/44)。移植前使用硼替佐米(HR=3.461,95% CI 1.211~9.880,P=0.020)和移植后感染(HR=0.283,95% CI 0.098~0.819,P=0.020)是移植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llo-HSCT能够克服MM高危因素,是高危MM患者值得尝试的治疗手段。移植前使用硼替佐米和移植后感染可能是高危MM患者移植后OS的重要影响因素。
出处 《白血病·淋巴瘤》 2022年04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