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PLS)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并且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9年6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ABO血型次侧不相合allo-HSCT后发生PLS男孩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本研究设定的检索策略为:以"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PLS"为中、英文关键词,分别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和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30日收录的未成年人(<18岁)接受allo-HSCT后PLS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PLS患儿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病史采集:本例男孩年龄为2岁6个月,因"先天性角化不良"于2019年7月9日接受allo-HSCT。allo-HSCT后第5天,患儿血红蛋白(Hb)值开始呈进行性下降,总胆红素(T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进行性升高;allo-HSCT后第9天Hb值下降至67 g/L, TB和LDH水平分别上升至20.5 μmol/L和240 U/L。血清学检测(2019年7月17日)结果示血型为A型RhD(+) ,直接抗人球蛋白(DAT)(1+),吸收放散试验结果示血浆与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免疫球蛋白(Ig)G型抗-A,交叉配血结果示主侧相合、次侧不相合。allo-HSCT后第10天,本例男孩接受A型RhD(+)辐照红细胞1.5 U输注治疗后,Hb值短暂上升至81 g/L,但至第12天时,下降至最低(54 g/L),患儿TB和LDH水平上升至最高(分别为37.1 μmol/L和509 U/L)。血型血清学检测(2019年7月20日)结果示血型为A型RhD(+),DAT(3+~4+),与同型红细胞配血结果显示主、次侧均不相合,吸收放散试验结果示血浆与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IgG型抗-A。②诊治过程:本例患儿allo-HSCT后12 d确诊为PLS。经O型RhD(+)辐照红细胞1.5 U输注,联合免疫抑制剂和甲泼尼龙,并辅以大剂量静脉输注用免疫球蛋白(IVIG),巴利昔单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Hb值升高至79 g/L并维持稳定,TB和LDH水平下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患儿PLS症状缓解。③文献复习结果:共检索到7篇相关文献,纳入10例allo-HSCT后发生PLS患儿,均存在ABO血型次侧不相合,PLS发生时间为allo-HSCT后7~15 d,均接受输血、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等治疗。10例患儿中,4例康复,2例死亡,4例预后未提及。结论对于ABO血型次侧不合的allo-HSCT患儿存在发生PLS风险,应提高临床医师及实验室检测人员对PLS的认识,密切监测患儿allo-HSCT后相关指标变化,警惕PLS发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