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氧合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患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ECMO治疗82例患儿的一般情况、ECMO参数、实验室检查和随访(截至出院后90 d)等。根据有无CNS并发症分为CNS并发症组和无CNS并发症组,比较两组ECMO模式、置管方式,ECMO启动前及启动24 h后临床与实验室指标、住院病死率及90 d病死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临床参数对ECMO治疗患儿发生CNS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82例患儿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34(8,80)月龄。ECMO支持患儿中18例(22%)发生CNS并发症,其中单纯脑出血8例、癫痫发作6例、单纯脑梗死3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1例。CNS并发症组中静-动脉ECMO患儿比例更高[17/18 比67%(43/64),χ2=4.02,P=0.045],手术切开置管患儿比例更高[16/18比53%(34/64),χ2=7.55,P=0.006]。监测ECMO启动前与启动24 h后指标,CNS并发症组ECMO启动前pH值较低[7.24(7.15,7.28)比7.35(7.26,7.45),Z=-3.65,P<0.001],启动24 h后血小板计数低[66(27,135)×109/L比 107(61,157)×109/L,Z=-2.04,P=0.041]。CNS并发症组住院死亡人数与90 d死亡人数均为7例,与无CNS并发症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18比31%(20/64),7/18比34%(22/64),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启动前pH值预测ECMO患儿发生CNS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95%CI 0.598~0.877),最佳截断值为7.325。结论ECMO治疗患儿CNS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启动前pH值<7.325是发生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减少静-动脉ECMO模式及切开置管有助于减少CNS并发症的发生。
出处 《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