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和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ventricualrcontraction,PVC)可行性、必要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IVT、PVC患者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PVC的起源部位并行RFCA治疗的资料。结果3例IVT中2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左后分支的蒲肯野系统,1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rightventricularoutflowtract,RVOT)游离壁,同时合并另一种游离壁起源的PVC,3例消融均成功,1例复发。13例PVC中7例起源RVOT间隔部.3例起源于RVOT游离壁,1例同时存在两种形态PVC(分别起源于ROVT间隔部和游离壁),2例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13例消融成功,1例复发。结论RFCA治疗IVT及特定部位的PVC是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的一种方法。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3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