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地质环境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解析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地质环境利用

崔振华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不管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都需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本文就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地质环境利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环境

引言

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引起的,会导致地表层出现移动,出现其他损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有一定的威胁,如果不加以防治则直接影响社会进步,因此在实践中需要采用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地质环境有积极的一面,需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结合在一起,减少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

1.1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中出现的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等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出现不正当地质运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人身财产等造成伤害。具体地质灾害表现在地壳运动、地面变形、斜坡岩土体运动等方面,同时一些特殊地点,比如矿山或者一些地下工程等都属于地质灾害的高发地点。之所以出现出现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基础上,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地震灾害等。

1.2地质环境

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地质环境主要是由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物质组成的体系;而从微观意义上来看,地质环境属于岩石风化的产物。地球处于不断地演化,地质环境也处于不断的变化,由此可见,地质环境主要是由地球演化造成的,最终通过生态环境内部的相互作用,遵循能量守恒原则,造成稳中存变的地质环境。因此,根据地质环境的特性,分析出地质运动的相关规律,分析具体地方可能发生的灾害,提前做好准备,争取人为的把风险降到最低。

2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2.1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

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少由于地质灾害带来的破坏,相关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测量工作,相关地质灾害防治部门成立专业化管理小组,对各类内容进行预测。考虑到地质灾害防治的预测要点,在调查中要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对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得出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建立应急防治方案,为后续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2.2建设地质灾害警报装置

预防地质灾害的另外一种重要的措施就是置办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利用有效的警报系统准确地检测到地质灾害的产生,并产生警报可以让相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最快的得到灾害消息。在警报配置建设方面,大部分是预防的管理以及预警的工艺,也可以说是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对地质灾害实施监测,依据地质灾害产生的特征和地质灾害的等级,再利用先进的设施仪器精准地定位地质灾害产生的区域,并获取到地质灾害产生时准确的灾害数据以及当时的地质环境状况。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行政方式对所获取到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实施公布,通报给相关部门制定决策,并且及时制定措施以对灾害的控制。

2.3建立健全搬迁机制

对地质灾害进行科学的预测阶段,要提前对信息进行分析,分析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波及范围,考虑到地质灾害发生中心地带以及波及范围等,对于出现严重后果的区域需要按照搬迁管理机制实施,将居民有组织地、安全地转移到预先设置的安全区域后,对受灾人民进行安抚,满足生活要求。如果受灾区域比较严重,要进行灾后重建工作,从人文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等方面入手,落实房屋建设和管理,保证灾后工作顺利实施。

2.4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方案

由于地质灾害本身就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大、隐蔽性强等等不同的特点,为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是很难非常及时且快速的发现地质灾害的存在以及发生的,更难快速其准确的对其进行预测,现阶段为了进一步的去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人类在生存和生产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实际上的损失,当前有效的去借助当前经济发展的条件,努力的健全好一旦出现了地质灾害之后应该做到的应急处理方案。现阶段的应急处理方案主要内容是:应急处理的技术、建立一个安全的、高校的网络地质灾害的信息平台、相关的应急设备等等,有效的利用好当前的经济条件,不断的去引进最新的地质灾害预测设备,更新预测的技术对于地质灾害在进行应急处理的过程中是十分有利的。而一旦出现了地质灾害,在灾害发生的时候,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有效的去遵循一系列的科学的流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十分及时且相应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去降低灾害本身带来的危险与对人们和环境的伤害,减少实际我国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地质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3.1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在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工作时,首先要考虑该区域的功能性,如果该区域是公共服务性用地,应在不扰乱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展开调查工作。通过区域地质环境的应用评价,对地质情况有切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功能作出再规划,实现合理优选的利用土地。

3.2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工程地质环境分析的研究,是适应我国大型工程施工,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体系。地质环境分析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尤其是一些高难度施工,比如常见的公路施工中需要建设隧道,期间必须对周围的地质情况详细调查研究,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程施工,同时还要对建筑的具体安排进行重视,注重地质环境细节上的利用,提高地质环境评价质量。对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比如土壤、熔岩等,必须以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对相关地质信息详细分析,将所调查的数据信息技术记录,准确对数据信息计算,执行地质信息与环境利用的表格,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3.3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

在进行地质环境的评价工作过程中,其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包括了该地区自身的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以及建设该地区的过程中其工程现场的地质安全评价这两个硬性的要求。同时要求相关的管理者需要着重的去考虑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目的、工程的规模以及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具体施工工序、施工现场的环境等等不同的要求。然后采用图表统计等等不同的方法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抓住其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来作为依据,然后对现场以及周边的环境做出一个评价。

结语

根据本文综上所述,现阶段随着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在地址灾害的预测这一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相对于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不能因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固步自封,必须要一直向前争取做到更好,科技是不断前进的,如果抱着现有的成绩和成果就不在前进坐吃山空对于我国在创新和完善地质灾害体系上是非常不利的,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更好的实现和发展,必须要全面的了解地质环境,按照已有的自然规律对科学技术进行应用,根据不同的地区做出不同的安排,更好的治理和改善当前的地质环境,坚持对于地质灾害的治理,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廖声银,江鸿彬.初论地质灾害防治风险管理[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6,10(01):69-71.

[2]冼国栋,吴森,潘国耀,等.油气管道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J].油气储运,2016,09(12):72-74.

[3]齐荣浩.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6(10):172,175.

[4]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