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刘爱芳

刘爱芳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胶莱镇孟家小学266315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学英语的口语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的阶段,良好的英语口语基础对小学生的一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英语教学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先天不足。

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的重要条件,任何一种语言的实践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中国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汉语环境下进行的,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除了每星期有限的课堂时间外,小学生很难再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这种先天不足的制约因素成为“哑巴英语”的借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在美国生活了两年的人归国后,他的英语口语水平远比在中国学习了六年英语要高得多。

2.英语教师口语水平低、教学方法古板——后天畸形。

虽然我们每周还有固定的课堂英语时间,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一方面是因为有部分教师自身英语口语水平就比较低,他们本身就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习得的英语,再加上一些地方教师的英语有严重的方言口音,这样就导致我们学生的英语口语不纯正,后天畸形。另一方面,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太陈旧:一个老师在四十五分钟的有限教学时间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不顾学生的课堂反应,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口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积极开口的好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去。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愿望,只有当他们想说英语,愿说英语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用心去学,努力去学。而一旦学生有了想说、愿说的欲望,学习对他们来说将是一种乐趣而非是一种负担。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如实地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注重使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一不足,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习得语言成为了难题。不过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小经验。如:在教学“Sorry,That’sOK.”和“Areyouready?Yes,Iam.”时,我利用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的特性,在上课时老师拿出来几个皮球,告诉同学们:“这节课呀,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球,怎么样啊?”学生们都非常高兴。然后请一位同学,我笑着问“Areyouready?”,而且从表情、神态中尽量流露出含义,但不讲出来。提示学生可以回答“YesorNo”,然后再请一位不会玩的同学上台,把球给他,悲伤地说“Sorry.”,引导他说“That’sOK.”。随着活动的继续开展,同样的语言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的过程中,领悟出对话的具体含义。接下来再请一位能力强的同学代替老师的角色,然后不断换人,这样,全班就在玩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对话。

四、课堂活动丰富多样

1.每日报告。

每节课安排一名学生在上课一开始作报告。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可适当放低要求。如让他们用所学的内容说一段话,要求1~2分钟,不可背诵课文或歌谣。或进行故事讲述,还可几个学生合作进行对话表演。由于是当众表演,学生必须精心准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2.安排课前自由会话。

每次上新课前,安排5分钟左右的英语对话,选择已学过的内容。

3.角色表演。

在实际教学中,用角色表演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巩固,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我们现今所用的小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且富有情趣,很适合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4.小组讨论。

学生在回答老师所提问题之前必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对于比较有讨论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这样每位学生都参与在内。

5.开展游戏教学。

游戏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培养听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愉快教学。

6.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万宗玲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技巧研究[D].宁波大学,2015。